做梦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要遵循自愿原则,并汉,做梦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当年甄氏没有让族商甄平,继续专心与董先合股经营。

一边凭着家世地位看不起灵丘董氏,想拿捏董先。

一边让族商苏双、张世平投资刘备,另起一条买卖马匹牲畜之路,想摆脱董先。

但这些年下来。

他们没少吃亏。

看着当初常山赵氏、博陵祈氏、河间束氏越来越好。

而且每次都能避过危机。

而他们一趟趟有去无回。

日渐艰难。

如今北境塞垣之外的漠北草原、扶余的马匹牲畜。

全部由董氏掌控。

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了。

而董氏在沿海还有十二处盐场。

用淋卤法得盐,不比盐矿少。

另外还有精盐,供世家豪右食用。

这些都让人赚得盆满钵满。

更不用说香皂等董氏货品了。

不时推陈出新。

甄平后悔了。

不。

这是中山甄氏后悔了。

所以他们想拨乱反正。

重新与董先合作。

但这需要投名状。

而中山郡守李邵。

无疑便是最好的投名状。

从光和元年郡守臧旻开始,甚至继任后反叛的张纯。

都对灵丘董先不错。

他们一直不知原因。

如今总算知道了。

这董先以百工商贾起家。

看似不争抢名利官位。

但却往往以功奋进,步步为营。

从光和元年进献光和犁开始。

到守灵丘长,平城令,到如今并州刺史。

听说塞外已经全被他控制。

连鲜卑都被驱逐到狼居胥和燕然二山。

不敢靠近北境塞垣。

能在短短十几年间做到这一切。

原因在于钱粮、器利、人多和预知。

种种这些,都说明这董家庶孙。

有仙授之能,且野心甚大。

眼下代郡赵氏已经覆灭,灵丘赵氏也基本没落。

甄氏与董氏之间的阻碍已经没有。

在商言商,为何不能重归于好呢?!

说到底,甄尧想借着李邵与董先不是很熟悉。

由甄氏出面牵线,令中山全郡归附灵丘董先。

若能达成,那也是美事一桩。

到时灵丘有中山为其藩篱。

更加安全稳定。

互利合作,符合董先一贯作风。

有何不可。

至于面子。

君子豹变。

家族利益为先。

个人面子事小。

现任甄氏家主甄尧,早年被举孝廉。

父亲甄逸去世前,提及长兄甄豫曾与董先同窗。

言及这董先只用一日,便让郡文学吏程顺折服。

还让他有机会要与灵丘董氏重归于好。

他身受父亲临终之命,如今已经看破。

原本长兄甄豫若在,还可以以同窗之情,拉上关系。

但如今长兄甄豫不在了。

再加弟弟甄俨从大将军何进处逃出。

虽说得到袁氏举荐,出任曲梁长。

但也仅仅只是四百石小县长而已。

甄氏家族,未来想要兴盛。

一切只能靠自己经营。

但眼下,唯有联姻一途,最为快捷。

甄氏姐妹五人。

甄姜、甄脱、甄道、甄荣还有贵女五妹甄宓。

唯有这四妹、五妹还未婚配。

必要时可许与灵丘董氏或汝南袁氏子孙。

听说这董先年方弱冠,还未嫁娶。

那新任渤海郡守袁绍次子袁熙,也还未嫁娶。

到时若是等四妹、五妹及及笄之时,再与之婚配。

那岂不美哉。

中山郡守李邵得知董先率六千多人出了常山关。

果然来请甄尧出面。

于是甄尧带上甄平,备好牛酒粮食。

提前到卢奴城郊等候董先。

终于见到红底黄字的先锋军大旗来到。

甄尧让甄平出面引见。

董先也不矫情。

大大方方地接受。

甄尧知道董先六千多人。

无法入城。

就算是普通厩置旅舍。

也无法住下这些人。

于是他借机让出家族在卢奴城郊的土地。

让董先这六千多人安营驻扎。

董先知道。

冀州跟并州及塞外不同。

这里的土地大多有主。

无法随便侵占。

董先自号为以黔首为先的仁义之师。

肯定不会自毁招牌。

于是他欣然接受了甄尧的安排。

在甄尧的帷帐内。

甄尧以弟自称。

因为甄豫是董先的同窗。

而甄尧又是甄豫的弟弟。

所以也很自然。

董先与甄尧先回忆了一下对甄豫的印象。

然后提及当初甄平的选择。

甄尧自然归于之前家族内部有分歧。

这才导致错失合股经营的良机。

然后借机问起还有没有机会。

董先心想自己才出太行。

但这天下终归没办法靠一家一姓来维持。

只能团结多数。

这种想法与他选择合股经营一样。

选择一些不主流的家族。

给予尊重。

形成与既得利益者相抗衡的新势力。

等新势形成,到时便可开始改造他们的想法。

他们从不被重视到被重视。

本身也是改变的受益者。

对改变也比较能接受。

到时在土地与人口方面上予以控制。

而放开商业、农业、矿业、甚至是科研。

或任命他们为殖民总督,去开拓域外利益。

这样或许会形成新的格局。

其实董先想让殖民思想先进入中原。

让豪右不再安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主动去开发。

去发现更多的人。

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去控制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而董先则通过把控先进技术、货币、人事、财政、军事、商品、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

以许可证方式,控制这些豪右。

让他们为扩大中华文明圈而努力。

有了这样的想法。

就不能把世家士族豪强一棒子打死。

面对甄尧的合股经营意向。

董先心中有了主意。

但甄氏有背叛先例。

董先不由有些迟疑。

甄尧见董先迟迟未表态。

不由有些心急。

他加码提到。

愿意协助董先控制中山。

让中山以董先马首是瞻。

董先听了,不由心惊。

这甄氏竟然有此底蕴。

看来也不容小觑。

董先越是看重。

越是迟疑。

不要到时养了老鼠咬布袋。

甄尧毕竟当家三年有余。

知道董先还不放心。

于是他提出,可与董氏联姻。

便董先已有未婚妻蔡琰。

他如何会对甄尧隐瞒。

甄尧自然不敢与前议郎蔡邕相比。

只求让甄氏女以平妻嫁入门即可。

虽说联姻后的关系,自然比不联姻的关系要来得紧密。

但董先也知道,这是这个时代能想出来让人放心的最好办法。

就像舅舅莫逊,正因为有舅母令狐家的支持。

董先在北境才会一帆风顺。

无论是在上谷宁县,还是接手上党。

无论是乌桓部落,还是先锋义从进驻朔方一地。

都是得益于姻亲。

毕竟令狐家的令狐明,曾任乌桓校尉,又是如今的朔方郡守。

而浩周更是令狐家所举荐,如今正是上党军管营营长。

听说令狐家有子令狐邵,表字孔叔。

年后有意入桃花山。

希望能他能不愧上党令狐氏,再立新功。

其实联姻这种办法,相当于留质。

即使延续数千年后,也还是如此。

成为后世豪门们强强联手的保证。

想到这里。

董先这才表态。

可。

甄尧见董先表态。

心中大定。

两人草拟文书契券。

但在联姻人选上。

董先提了甄宓一嘴。

说实话,董先还是有些好奇。

这甄宓究竟有何特殊。

能让袁熙、曹丕和曹植为之倾倒。

并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甄尧有求于人,别无他法。

只能投其所好。

只是这甄宓才八岁。

到及笄还有七年。

希望不会有意外发生。

不过这样也好。

谁知道七年后的董先是什么样子呀。

说不定地位更高呢!

到时那真是合了贵人之言。

但若是地位更低,那也可为甄氏留下一丝变数。

比如有更强臂助,可以反悔!

这世界从来都是永恒的利益。

董先与甄尧一夜长谈。

次日在帷帐中与中山郡守李邵见面。

这位原本是钜鹿郡守的李邵,因为司马直未死的关系。

成了中山郡守,就是不知这原本中山郡守又去了哪里?

甄尧果然不愧为郡中望族。

他说服李邵,并串联了中山其它宗族。

转投董先。

同时又为董先凑了近三千子弟。

李邵还让人开了中山武库为他们进行武装。

这三千子弟,自有甄尧等中山郡的氏族为他们提供钱粮补给。

也算是给董先的投名状。

董先并没预想到这一出。

于是为此营取番号为中山营。

临时任命太史慈为中山营营长,管亥为中山营营教员,戴乾为中山营营军师,麋芳与轲比能为中山营副营长。

反正太史慈已经认主,董先迟早是要重用的。

管亥是护送张宁的黄巾力士,因在扶余立功,被沮授带回灵丘,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有新的职位。

而戴乾是董先就任平城令那年北上的,丹阳人,由商队举荐的。

麋芳不用说了,人家还有一个妹妹麋贞在本部营做生意呢。

而轲比能,董先明面上还需要优待他。

毕竟也是在扶余中立了功的,又是主动提出要服侍董先。

所以董先也不能太小家子气。

董先收了人家的人马。

自然也不能不上道。

他为李邵打出了中山郡李字大旗。

作为李邵参与的证据。

而李邵也为董先会来事也高兴。

这样自己不用再多花心思应付。

最多为董先调调粮草。

再说了,这不还有甄尧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揽玫瑰

金子女士

人在末世,百万系统

寝后长眠

快穿之成为任务者

周柠檬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玉龙凤

异域使命

自在飞花1

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

红梅丶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