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还须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0章 戏曲的力量,石刻风云,白说还须说,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红莺本就生得婀娜多姿,面容姣好,在舞台上,她将金朵公主的温婉、坚韧、悲愤与慈爱演绎得入木三分。台下的观众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牵动,时而为她与诸葛炤的爱情落泪,时而为她面对苦难的不屈而心生敬意。尤其是那场狱中生子、骨肉分离的戏,她颤抖的双手、绝望的嘶吼,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散场后仍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甚至有富家公子、文人墨客为求一面,不惜在戏班下榻处苦苦等候。
铜刚则身形魁梧,气质刚毅,自幼练就的扎实基本功让他在演绎诸葛无悔时游刃有余。他的每一次挥剑,都虎虎生风,尽显英雄豪迈;每一个眼神,都饱含着对家国的忠诚与担当,仿佛诸葛无悔附身一般。年轻的后生们对他崇拜不已,以他为榜样,纷纷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随着戏曲的广泛传播,诸葛无悔一家的传奇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文人雅士们被这段跌宕起伏、充满家国情怀的故事所打动,他们从各地奔赴漳州,或吟诗作画,或挥毫泼墨,以自己的才华为这个故事添彩。在漳州的茶楼酒肆、书院画舫,随处可见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戏曲中的情节,剖析着诸葛无悔的英雄气节、金朵公主的坚韧贤德,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丑恶。他们的诗词文章、书画作品中,常常引用戏曲中的典故,使得诸葛无悔一家的故事进一步融入了大宋的文化血脉,成为人们口中传颂不绝的经典。
而那些胸怀壮志、心系家国的英雄豪杰们,在听闻诸葛无悔的事迹后,热血沸腾,纷纷奔赴光复军军营。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出身寒门的猎户、渔夫,有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还有行伍出身的退伍老兵。但此刻,他们都怀着同一个信念 —— 光复大宋,驱逐外敌,重建山河。军营之中,士气高昂,每日操练之声震耳欲聋,他们以诸葛无悔为楷模,苦练杀敌本领,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大宋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大宋光复政权仿若久旱逢甘霖,再次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原本有些低迷的民心重新振奋起来,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不再是生活的困苦与无奈,而是诸葛无悔的英勇事迹,以及冷加班戏曲中的精彩桥段。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戏服制作、道具打造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为了满足观众对戏曲周边的需求,手艺人纷纷施展浑身解数,制作出精美的纪念品。就连平日里严肃的朝堂之上,官员们在商讨国事时,也会时不时引用戏曲中的道理,以激励众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冷铁梅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深知,自己的一部戏曲,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大宋子民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他暗暗发誓,定要继续汲取大宋乃至各民族弘扬真善美、抵制杀戮毁灭的精神财富,继续创作出更多佳作,用戏曲的力量,为大宋的复兴之路添砖加瓦,让这份文化的火种,在乱世之中燃烧得更加旺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