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4章 重生不长智商54,日记:系统,徐氏三千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后宫给皇子公主下药难,肯定不是因为因为什么舐犊情深之类的,而是没机会或者没有必要。一个后宫,想要弄进来一点可以让孩子病而不死的药没有那么简单,一般人没有这个机会,至于太医,人家有九族在后面盯着呢。而且就算是,祖传的秘方,也有一大票宫人盯着呢,哪有这么简单。
肯定有人会说,买通调走,不就行了,行啊,但是当你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称霸后宫,大权独揽,甚至开始向前朝渗透了。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宠爱,远没有一个健康的皇子重要。甚至争宠,有必要吗,看你不顺眼,直接找个理由弄死你就行。
给皇宫里的孩子下毒,基本上都是牵扯立储,甚至是废帝,这个妥妥的牵扯前朝,而且一般弄死的也不是自己的孩子,汉朝后宫都很清楚,干的一般都比较熟练了。第一个所谓弄死自己女儿的是武则天,但是人家也是为了皇后之位。而且,这事吧,出自宋人编纂的历史,众所周知,宋朝那些文人编纂历史更倾向于编。
比如大名鼎鼎的蔡琰,这个人漂不漂亮,还这不知道,我从来没去看过,留一点想象空间吧,记载的只是才女,但是她又没有跟薛涛,鱼玄机一样,挂着才女顶个艳名,所以大概不会太漂亮,李清照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如果她们长得漂亮,放心,文人们一定会给她一个艳名的。为啥,你一个女的,长得又漂亮,学问又好,对得起我胯下二两肉吗。
咱们不说她漂不漂亮,咱们说另一件事,就是蔡琰的字是什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说过,蔡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是不是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其实,通篇扯淡,蔡琰字文姬,从东汉到五代就没有变过,反而到了宋朝,文人们为了避宋朝某人的讳,把她改成了昭姬。但是这让千年以前的人给自家人避讳,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就有了,蔡昭姬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成文姬,反正司马家自己做的,加上背的锅也多了,不差这一件半件的。他们是拨乱反正,给改回了昭姬,这就是宋朝文人的风骨,历史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让他怎么样。
蔡琰东汉人,230年前后就去世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是249年,至于西晋建立那就更晚了,让一个死了三十多年的人,给皇帝避讳,也就宋朝人能想的出来了。可惜他们做戏没有做全套,留下来一个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班昭,要说名气,班昭可比蔡琰大多了,她为啥不用避讳。还有郝昭,张昭。甚至晋朝都有一个官员叫李昭,都不用避讳,就蔡琰不行呗,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其实就是文人之间的默契,反正普通人又不读书,可惜啊,宋朝不是唯我独尊啊,人家金朝留下的资料里,明晃晃的写着蔡琰,字文姬。所以历史这个玩意,尤其宋朝编的前朝历史,文学性很高,历史学性吗,也就那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