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发布新动态
可爱又迷人的虾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1章 发布新动态,神豪:给帅哥花钱返现,逆袭人生,可爱又迷人的虾皮,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此刻。
黑暗的口袋中,白梨的手机屏幕无声地闪烁着,显然是仍然在运转中。
[图片1]上传成功……
[图片2]上传成功……
[图片3]上传成功……
[图片4]上传成功……
在白梨浑然不觉的时间里,所有的照片都已上传成功,她刚刚编辑的那条新动态已成功发布社交媒体。
一经发布,账号的数据便疯狂地跳动着。
点赞、评论、转发数量,每一秒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刷新着记录。
可惜白梨并没有开启消息通知,在关注着拍摄画面的她,自然也就无从得知。
最先涌入账号的人根本来不及细看白梨发布的内容,纷纷在的评论区抢占前排:
——“第一!”
——“沙发!”
——“白总好!”
——“芜湖,终于又等到白总营业了!前排!”
短短一分钟,点赞数就已经破千,评论数也已经破百,热度惊人。
上一次白梨发布动态的时候,这个账号还是个小白号,发布动态整整一晚上,无人问津,连一个点赞也没有。
而这一次,白梨的账号已经完成了官方名人验证,账号前面也挂上了名人特有的标志。
她的账号发布内容后,会自动被平台推流。
再加上白梨账号粉丝基数已经破百万级,所以这次内容一经发布,就吸引来了海量的流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账号,大家也都放弃了抢占前排,开始注意到白梨发布的内容本身。
四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看上去意义不明,构图和色调也很奇怪。
就像是拿着手机摄像头,随手抓拍的,光影迷离,视角清奇。
每一张都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抽象感,与昼夜娱乐总裁身份格格不入。
很难想象,这是总裁会发出来的图片。
因为照片实在太过抽象、难懂,评论区没get到的大有人在:
——“白总,您的摄影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弱弱问问,需不需要摄影师?(表情包:捂脸笑哭)”
——“第一张的沙丘是在哪里啊?”
——“谁能告诉我第二张上面的植物是什么?长得好奇怪!”
——“我也没看懂,评论区有大佬分析吗?(乖巧坐等)”
有人提问,自然就有人解答。
根本不用白梨亲自解答,评论区的侦探们比她想象得更加神通广大。
——“白总已经在配文里说了,这是‘今日探班日记’,说明这几张图片都是片场的照片,目前昼夜娱乐已知的影视计划只有一个,所以,这几个图片很有可能就是昼夜娱乐最新的科幻电影。”
——“小道消息,昼夜娱乐注册了新的版权——《天工》,我猜应该就是下部科幻片的名字吧,看来应该是个非常硬核的科幻片,期待!”
也许正是因为白梨发布的照片排版诡异,所要传达的内容模棱两可,才会让人格外浮想联翩。
一时间,评论区众说纷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看图解密”的游戏。
——“图1沙丘形态和阳光角度,结合右下角疑似风车叶片的反光,大概率是西北某地的戈壁\/沙漠。由此推测,电影背景应该是偏向末日或废土的风格,图2、4也能验证这一观点。”
——“图2那个植物是金属+晶体的一种结构吗?这绝对不是地球已知矿物或植物形态!《天工》中有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吗?”
——“大胆猜测!图3的钴蓝色顶棚,逆光人影,结合图1的荒凉和疑似风车,很可能是某种‘能量农场’或者‘生态穹顶’的施工现场!图4的泄露事故可能就是故事导火索?《天工》可能讲的是人类在极端环境下挣扎生存并触碰未知能源的故事?”
——“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评论区大佬们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仿佛在上科幻鉴赏课?先mark一下,等电影出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
等白梨注意到的时候,账号的评论早已破千。
她点开社交媒体App,瞬间被海量的点赞、评论、@消息淹没。
白梨饶有兴致地翻看着那些天马行空的解读,不经感叹这届网友的观察力太强了,而且想象力也太好了。
有的人虽然没猜到点子上,但已经快碰到真相的边缘了。
这些其实都是白梨刻意为之。
越是朦胧,神秘感也就越深。
《天工》毕竟是科幻片,而且封闭式剧本也是卖点之一。
它的宣传,注定无法像《问仙》那样直白热烈。
《问仙》虽然没有采用流量明星,但演员都是清一水的高颜值。
虽然白梨不愿意承认,但《问仙》确实是用了一些商业片的技巧。
抓住“修仙”、“高颜值素人”等核心卖点,直白粗暴地进行官宣活动,吸引观众眼球,宣传效果斐然。
但《天工》的定位与《问仙》完全不同,气质也完全不同,电影色调显然更黑暗沉重一些,是国内外的科幻题材中,少有的末日背景。
演员也并非俊男美女堆砌,更偏向硬核派、演技派。
因此,《天工》的宣传策略必须独辟蹊径,与《问仙》完全不同。
在发这一组照片之前,甚至在今天来到片场之前,白梨已经和公司的运营部商量好了具体的营销方案。
她拍下片场的照片,并在社交媒体发布动态,正是他们宣传计划中的一步。
她刻意将照片拍得随意、抽象一些,反而能营造一种神秘感。
就比如尼斯湖水怪、麦田怪圈等神秘传说。
其源头往往是一张模糊不清、让人捉摸不透的低像素图片。
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学者和游客前去寻找真相。
但其实,尼斯湖水怪是一个记者为了博取眼球所拍摄,麦田怪圈也是当地人为,目的就是为了拉动当地的旅游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