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章 后主煜诗之十六《题金楼子后并序》,夜读全唐诗,A微笑的鱼A,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主煜诗之十六

题金楼子后并序梁元帝谓,王仲宣昔在荆州,着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后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文武之道,尽今夜矣。”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后一辙也。诗以慨之。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枫窗小牍》云:此诗同书藏内库,今朝误作金朝,徽庙恶而抹之,后竟如谶入金。

焦土残卷,李煜笔下的文化殇思

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文化命运飘摇的时代,南唐后主李煜的《题金楼子后并序》宛如一声穿越历史尘埃的沉重叹息,借梁元帝和王粲书籍被焚之事,深切地抒发了对文化传承中断的悲恸,以及对历史兴衰、文化命运的深刻反思。

开篇:文化瑰宝的惨烈消逝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诗作开篇,李煜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震撼而又痛心的画面。“牙签万轴”,那是数量繁多、堆积如山的珍贵书籍,每一卷都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思想与文化传承,它们曾是知识的宝库、文明的火种。而“红绡”,这华丽的丝绸包裹,更凸显出这些书籍被珍视的程度,本应在岁月的长河中安然传承,供后人研读、汲取养分。可命运却如此残酷,它们竟与王粲的藏书一同被无情的大火吞噬。王粲,这位建安七子之一,其藏书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是时代文化的结晶。如今,一切都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李煜通过这强烈的对比,将文化传承的戛然而止展现得淋漓尽致,那被焚毁的书籍,仿佛是文化的断弦,发出令人心碎的绝响,让他对文化传承中断的痛惜之情喷薄而出,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文化消逝的巨大悲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神魔陨落

勿忘天机

神奇宝贝之我来自洗翠

梦境描绘者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

央央种鲜花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草莓大饼干

冒险侠客

独人

刀剑斩九霄

男默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