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异地搬迁带来的抱怨
文木月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3章 异地搬迁带来的抱怨,逆袭人生,从绝境走向权力巅峰,文木月月,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后山村八组共有十八户人家,六十七口人,成为此次洪灾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好在柳江河果断决策,强行将群众转移,才使得洪灾中八组没有一人受伤。
然而,不幸的是,这十八户人家中有十三户的房屋被垮塌的山体完全掩埋。
另外五户的房屋,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房屋已无法继续居住。
不仅如此,经过对八组所在地区的监测发现,这里仍然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居住地显然已不再适合居住,必须另寻他处重新修建房屋。
从洪灾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但受灾群众依然只能居住在临时安置点。
这些受灾群众大多是自发迁居至此地,且居住在山顶,与当地村民的交流相对较少,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深厚。
村上为了给他们找到一块相对合适的土地来修建房屋,可谓是煞费苦心、费尽周折。
经过多方寻找和努力,终于找到了后山村七组的一块荒地,这一决定却引来了不少七族老百姓的强烈反对。
在农村,土地对于人们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家族传承的象征。
因此,每年因为土地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数不胜数,甚至有些时候还会闹出人命。
面对这种情况,乡上和村上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协调工作。
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和协商,村民们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同意将这块土地用于修建房屋。
不过,由于这块土地的面积有限,无法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修建房屋,也无法实现独门独户的愿望。
经过深思熟虑,采取集中修建的方式,将十八户人家分成九栋楼。
每栋楼容纳两户人家,每家两层半,每家差不多也是近两百平方。
这样的安排虽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期望,但却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
同时也便于解决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修建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八组的村民们地发现,与他们过去熟悉的土房相比,现在的楼房带来了诸多不便。
以前的农房里有常年不灭的火塘,那是村民们冬日取暖、做饭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的风俗习惯。
同时,还有宽敞的院子,可供晾晒谷物,举办酒席等。
然而,如今的楼房却无法将火塘搬上楼,院子也变成了大家共用的空间,这使得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其次,过去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己独立的猪圈、羊圈和牛圈,方便养殖家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