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传承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老照片(七),泰拉大地的命令与征服,往昔的传承者,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时代。

全球鹰旗帜与印度的三色旗并驾齐驱,这标志的GdI的权力与印度的国家权力平行。

这张当时GdI部队进驻印度新德里市时拍摄的照片,是GdI的权力第一次正式进入政治领域的象征事件。

当时的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前副秘书长之一,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后晋升成为正秘书长)一直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GdI的权力,特别是其在政治领域的权力——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虽说不完全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而在这种情况下,GdI一直完全只有军事权力,怎么看都有所欠缺。

而在汶川大地震刚开始的紧急会议中,也是他力排众议,提议给了GdI部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法的征用和管理民用设施的权力。而事实上,他的决定没错。

而借着汶川大地震中GdI组织架构的出色表现,秘书长准备趁热打铁,让GdI能够在各国内部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能够与各国的组织并驾齐驱那真的再好不过了,至于超越各国的地位?他当时也有想过,但不觉得这个有可能实现,毕竟这跨度太大了。

理所应当的,各国领导人不是傻子,他们虽然现在需要GdI的存在,但是不代表他们会接受GdI能够和自己平起平坐——但如果是和其他人平起平坐,那也不是不行。就这样,当时对于GdI组织迈入政治领域这件事,大家都是一种只蹭蹭不深入的态度,处于一种进和不进的叠加状态。

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神奇的国家:印度。伴随着一份传达到联合国高层的紧急报告,这个国家就这么进入了会议桌前众人的视野之中。

当时,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南亚小霸王一般的存在。但其低效的政府组织架构、神奇的国民情况、以及不好评价的发展水平,让大家对印度的评价都很抽象。而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中,印度的情况也很抽象:当时美国和中国都担心过如果印度整个国家都被Nod控制后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十亿数量的人口那可真不是说着玩的,就算只给其中一百万人发把烧火棍然后把他们派上战场,那都有够他们头疼的。

而事实上,不管是中国国家安全部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他们好像都低估印度了。

“印度政府存在的最大作用是让印度民众觉得他们有一个政府。”这是一名联合国观察员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入驻了新德里后得出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能够看得出来印度政府管理效率的低下和无能。

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印度一直是一个查无此人的状态。哪怕是Nod在进入了印度之后都不得不感慨一下这里太tm乱了,他们想搞破坏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最终,他们种下了一些泰伯利亚后就匆匆离去了(甚至可能不是他们种的,而是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之前印度政府通过秘密协议引进的),其他地方可能比印度更需要他们,就印度这个鬼样子吸纳进Nod内部搞不好只会成为一个无用的累赘,(虽然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Nod已经开始了半机器人的实验,但是印度那抽象的情况注定了Nod不可能把实验室建在这里。不然先不说有没有可能会被GdI发现的问题,光是实验室有可能被盗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这两点就足够Nod对这里敬而远之了)他们现在这个样子可能对Nod最大的作用其实是他们加入GdI,然后猛猛炫GdI的补给,在前线则是放两枪就跑,一触即溃,把其他GdI部队的侧翼大大方方的露给Nod。至于把他们发展起来?咱们还不如去打打中国的主意......

于是乎:GdI没余力、Nod没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神奇的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中保持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虽然也有爆发了内战,但是规模小的同时,结束又很快。然后当时结束了内战的印度政府倒是确实想派兵去增援GdI……直接说结果:

这些还能用的装备,我们拿了、这些吃苦耐劳的苦力,我们也收了;然后这些废铁和这群废物就麻烦你自己签收一下了,我们这里没地方放。

当然,实际上的交流肯定没有这么直接,不过那种繁琐的东西我们还是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吧!GdI只收了一些勉强能用的装备然后丢给征召的民兵加强火力,顺便把那些还有点军人样子的印度军人收进了后勤队伍里。至于让他们去最前线?

“我们要对印度人的生命负责,但我们更要为我们自己人的生命负责!”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一场GdI高级将领之间的秘密会谈中的一段发言节选。

然后,时间来到现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的十年后,印度出事了。

说来也比较抽象,这起事件还不是印度人报的,而是一支GdI部队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男多女少:我的星际奇妙冒险

草履虫ZMZ

废灵根苟在修真界修厨道

胡胖丫

宇宙星塔

木渡头

狐妖小红娘之未来之约

墨闲

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

UK你没

众灵之上

小小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