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一人行舟
未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9章 一人行舟,我那失踪多年的兄长造反成功了,未晏,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409章 一人行舟
晏琛就那么默默瞧着下边议论,也不说话,然而当他终于目光淡淡扫向众人时,原本喧闹的殿中立时便安静下来。
众人皆噤声垂首,等待陛下发话。
而晏琛的目光却落到崔寄身上,开口道:“崔卿以为如何?”
崔寄便是不看他,也知道这会儿他便要会将问题抛到自己身上。
他淡淡一笑上前:“殿下高才,且不论公主是否可议政参政,但只这文中所提之策,是为天下百姓谋,此间胸怀之广此间目光之远,我辈难及。”
他没说多少话,但只一个“我辈难及”便表明了态度。
但满朝谁不知道卫国公与陛下是穿一条裤子的,这陛下的态度如何,卫国公的态度便是如何,陛下问卫国公这句话,可不就是想借卫国公之口表明自己的态度吗?
“卫国公所言甚是。”今日自在朝上便一直没怎么开过口的中书令突然出声。
众人皆看向关渡,私下也多揣度。
这位中书令自去岁入朝来一直行事低调,与朝中哪一方都不算亲近,虽然他是卫国公亲自请回来,但显然与卫国公那边除了公务上的交结之外,好像也没有旁的交道。
其实关渡刚来金陵时,朝中倒是有不少登门拜见,欲拉拢求好的人。
但在他看来,既为家国行事,按制便好,无需太多私交,行事取正便可顺畅。
故而那些登门的人,他也几乎未曾私下会见。
好在关渡一向行事周全,接人待物不留任何话柄,与之共事如沐春风,旁人倒也无多诟病的。
而且这位中书令一向名声在那边,世家的知道关家底蕴,纵然如今关家嫡脉这支人丁单薄了,但也不可能与之交恶;文臣们多尊崇关渡背后所代表之儒道文道的传承,亦有不少引以为师的。
况且据说这位长渊长公主在被陛下找回来之前,也与关家有着颇深的渊源。
思及此处,众人倒是有些明白过来,难怪中书令突然开口为长渊长公主说话。
往日里大约是关渡刻意避嫌,在宫中从不主动来见阿璀,就连阿璀往关宅去不是大战击鼓地过去的,所以众人便几乎渐渐淡忘了他二人之间的这层关系。
“此文不当看文笔,而因看立意,其立意之高,可称国策。”关渡一点也不在意周围声音和众人态度,直接便请旨道:“既有此策,何故弃之?臣请纳此策。”
他也没说此策如何如何好,而是就只一个“好”字,便落地有声。
崔寄与关渡二人态度既然已表,许多觉得此策可行的人,都皆走出人群,口称附议。
上首晏琛微微沉思,还未开口定论,却又有人跳出来。
“纵此策可取,莫非公主议政之事,便理所当然了吗?”
阿璀方才微侧着身,余光里瞧见说话的此人位次在前,约莫身份职级都不算低,但她不认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