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开朗的巴菲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的离乱情思与送别感慨,细析唐诗三百首,外向开朗的巴菲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文: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赏析:

一、原文释义:

世道混乱之时一同向南逃亡,如今时局清明唯独你向北归去。在他乡漂泊已生白发,回到故土只见那熟悉的青山。拂晓的月光映照过残破的营垒,繁星闪烁在曾经的关隘之上。寒禽与衰败的野草,处处伴随着忧愁的容颜。

二、诗篇背景:

司空曙生活在唐朝中晚期,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在战乱中四处逃亡,历经磨难。这首诗或许是在战乱平定后,诗人送别友人北归之时所作。在那个充满离乱与沧桑的时代,送别往往承载着更为复杂的情感。

三、赏析分享:

1. 对比鲜明的境遇:诗以“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开篇,司空曙犹如一位历史的见证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曾经在乱世中一同向南逃亡,如今时局清明,友人却独自北归。这种对比鲜明的境遇,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更凸显出人生的无常。它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捉弄和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感慨万千的基调。

2. 岁月的沧桑见证:“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诗人以自己在他乡漂泊而生白发,与友人回到旧国见到青山相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他乡的漂泊让诗人饱经风霜,白发悄然生长;而旧国的青山依旧,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里的“白发”和“青山”,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描写,更是内心世界的映照。它们象征着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让人深刻体会到离乱岁月中人们的无奈与坚守。

3. 凄凉的旅途景象:“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诗人描绘了友人北归途中的凄凉景象。拂晓的月光洒在残破的营垒上,繁星闪烁在曾经的关隘之上。这一画面充满了寂静与荒凉,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沧桑。残垒和故关,见证了曾经的战乱与动荡,如今在晓月和繁星的映衬下,更显孤寂。这里的描写不仅烘托了离别的悲伤,更让人体会到历史的沉重与人生的无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容家有女要当家

俞慕

他来自苍天之外

潜行的胖刺猬

小鬼拜师

天上的卓玛

开局成猿奴需血洗之

不完全天空

重生看到机缘后,送未婚妻上热搜

天蓬下饭

让梦遨翔

扶风似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