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司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风波,楚韵,韩司遥,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已是寅时三刻,崔秉志才匆匆赶至礼部,予俞正昂与韦邈歉意地一拜,言辞恳切道:“途中遇到些麻烦事,耽误了时辰,乞蒙见恕。”
俞正昂淡淡一笑,回敬道,“崔大家言重了,为不误放榜时辰,俞某已与韦太师先行将木箱拆封,检查封存试卷是否有恙,祁将军可做见证。既崔大家已至,我等即刻开始吧。”
“是极是极。”崔秉志长舒一口气,连忙应下。毕竟后日就要放榜,时间紧迫。
据林尽染统计呈报,共计四千七百五十六份。眼下这两日里还需完成弥封、誊录、对读、阅卷、搜落卷等环节,放榜前还要填写正榜,时间上可谓相当紧张。
崔秉志木箱里整齐摆放着糊名用的白纸及试卷,并无异样。而应林尽染的要求,科考时学子的凭证实为一块号牌,每位学子皆有一块独一无二的,且试卷上并无学子、姓名、籍贯等信息,而是对应抄写号牌的标识。弥封时也是将此糊上,再用朱笔誊录,供考官阅读评卷。
因此,纵然想对某个学子行舞弊之实,还需将学子号牌对应的信息默下来。这可是四千多份的号牌,若是记错一位,那可是天壤之别,故而也就大大减少徇私舞弊的可能。
仔细想来,又有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拿着四千七百余份试卷中仅有的号牌信息,去依照名册里查找到对应的学子。若无数十人的全力协助,恐怕难以完成。
“既如此,俞某就要封院了。”
得了同僚的纷纷点头示意,俞正昂对外高声喊道,“封院!”
不稍片刻,就有禁军将此屋团团围住。封院期间就不得有外人来打扰,时辰到了也只能送些饭菜茶水进去,且需经过禁军的重重查验。此时礼部内已进入了紧锣密鼓地评卷之中。
翌日,未时。
阴雨天的长安街道上,人迹寥寥,显得有些冷清,条条雨丝交织成一片银色的帘幕,铺天盖地而下。
林尽染在府中接诏入宫,可传旨的太监此次却是他人,并非是孙莲英。而偷偷问这小太监,却也是一问三不知,这倒让原本有些疑惑的林尽染平添了一丝惴惴不安,心中有些没底。
刚踏进文英殿,见太师韦邈、崔秉志、礼部尚书俞正昂、国子监祭酒及吏部尚书皆立在殿前。
林尽染拱手一拜,呼道,“陛下万岁。”
此刻楚帝的脸色却看不出个喜怒,开口问道,“林郎中可知次日科考的卷子共几份?”
“回陛下,若是臣没有记错,应当是四千七百五十六份。”林尽染如实回道。
楚帝冷哼道,“你倒是记得清楚。”
“回陛下,职责所在,臣不敢忘。”
“哦?”楚帝轻轻挑眉,随即向殿下掷了一本名册,“那林郎中看看这上面的名字,可都认识?”
林尽染拾起那册子,倒是写有几个熟悉的名字,博陵崔俊弘、弘农向成林、汝南林明德,其余的就不认识了。
“不知这些学子有何问题?”
“今日太师与崔秉志呈上折子,称少了几份学子的试卷。依着号牌寻去,查出少了名册上这些学子的试卷。林郎中可知这些卷子的下落?”楚帝言语中有些怒气。
毕竟,学子报考除了身份、年龄的限制外,还需呈交几封策论以作筛选,这才有了万余学子初报名就会去了大半的说法。
因此,这几名学子的试卷丢失后,就需将报考时呈交的策论找出,让楚帝阅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