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朱厚炜,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明的天儿越来越冷,谁又能知晓在入春后还能下如此大的雪。
从南城离开,朱厚炜穿着常服,在三名小婢的尾随下走在正阳大街。
已是下午,京师虽然下了大雪,但街肆上依旧繁华。
在弓六子这群漕帮渣滓落网后,京师的码头重新洗牌,各色商人重新入场,百花争放。
一家独大对大明的商业发展没有好处,只有各色商人全部入场,才能带动大明商业的发展。
顺天府也要好好衡量衡量该如何治理漕运,户部更要对课税司上一堂教育课。
这些事自然不需要蔚王殿下亲自下场去调整,朝廷养了这么多人,如果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才是大明王朝统治的失败。
通济渠码头岸边的临湖酒楼外,朱厚炜站定。
想了想,对秀宜道:“晚上不回去吃饭了,就在这儿用餐吧。”
“喏。”
临湖酒楼并非什么豪华酒楼,在城东也不过只是一家稍微高档点的酒楼。
朱厚炜要了一间临湖的雅间,雅间内火炉炙烤,很是温热,窗户打开,便能看到下方的通济渠码头。
饭菜是秀宜安排的,她知晓朱厚炜的口味。
一份糖甘薯,红薯没传入中国,时下称呼的甘薯就是山药。
明朝的饮食习惯其实和后世没多大区别,南吃米北吃面,不过朱厚炜还是比较喜欢吃米饭的。
粥是紫薯粥。
主菜肴则是普通的红烧鹅和盐水鸭,配以清蒸鲈鱼和宁波的雪里蕻、苏州的箭干菜。
至于店内主推的八大珍,什么猩唇、豹胎、紫驼峰一类的佳肴,朱厚炜其实是不爱吃的,寻常人来这里必点这些菜充当脸面,朱厚炜在宫内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现在更偏向农家菜肴。
窗子打开,等菜的空隙,朱厚炜侧目看着楼下通济渠码头,码头工程陷入停滞,船舶停滞码头,工人们呆呆站在那里祈求活计养活一家老小。
上面一个决策,影响最大的始终是这些为了生活和一家老小奔波的顶梁柱,码头停工一天,就有许多人吃不上饭菜。
朱厚炜微微蹙眉,明天顺天府如果还没有将码头整顿好,他这个顺天府知府也就不要再做下去了!
等热腾腾的菜肴上来后,秀宜才小心翼翼将窗子关了,避免窗外寒风吹到自家王爷。
三名小婢女就那么安静的站在朱厚炜身后,静静等待朱厚炜吃好晚膳。
菜肴吃完后,看着还剩下的菜肴,朱厚炜对秀宜道:“打包带回去你们热一热吃吧。”
“谢谢王爷。”
秀宜开口。阿绫喜滋滋的道:“王爷没吃的你们吃,王爷吃过的我吃!”
朱厚炜:“……”
走出雅间,便听到有人哈哈大笑的调侃道:“不是吧?不是吧?居然还有人在这里打包菜回去?”
“就是呀,没钱还出来充什么脸面呀?”
朱厚炜回头,看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高,一眼唐的胖墩捧腹大笑,另一个长的稍微高点,比朱厚炜高半个头,看上去文绉绉的,不过皮肤黝黑,偏又穿着儒生袍,看上去有些忍俊不禁。
这俩歪瓜裂枣,怎么长成这副模样了。
一眼唐的胖墩是大胖周平,黑高的儒生是小胖周元。
前者是弟,后者是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