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9章 新的风暴,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春和他爹王越中间还差十个唐寅。
朱厚炜是这么认为的,王春虽然本事很大,武技很高,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够资格,但要成为指挥官,还差的远了 。
别说战事指挥官,就算让他做官,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被人家给挤兑死。
在大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将,十分困难。不仅仅军事能力指挥能力要过硬,为官能力更是不可或缺。
王越能在夹缝中生存到现在,并且还能安稳的在西北指挥军事,不由让朱厚炜万分佩服。
工部郎中王本和是一定会被撸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朱厚炜真是个不到五岁的小屁孩,或许真能被王本和假惺惺忽悠住,可惜他不是。
在王本和回到工部之后,工部的调令就过去了,南京那边缺少一名工部左郎中,表面上看王本和是升迁了,毕竟从右郎中到左郎中是官职上的升迁,但从北京到南京,名义上就是被下放了。
朝廷要贬官不会一步到位,会一点点的调遣,不断在各地调令,王本和知晓其中门道。
实际从他接到被调南京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到此为止了。
不过他并没有怨恨朱厚炜,甚至还觉得是因为自己找蔚王晚了,不然还有救。
……
弘治十二年,夏七月中,在内阁和工部、户部的运营下,第一批代耕架在北平诸郊开始试点运行。
由于代耕架便捷易用还省时省力省钱,很快得到北平多数百姓簇拥。
在代耕架在京郊被大面积推广后,弘治皇帝立刻令人出去放出消息,代耕架的发明者是大明朝的二皇子蔚王朱厚炜。
一时间,朱厚炜的声望在民间被无限放大。
这只是弘治皇帝的第一步,实际上他一直在找机会,眼看着朱厚炜逐渐长大,弘治皇帝打心底不愿让自家的二皇子远离京师,他早就在谋划着如何能让朱厚炜在他眼皮底子就藩,这样进出皇宫都方便。
如今机会来了,还是小家伙帮着他找到了机会。
此前的牙刷发明并不足以让朱厚炜的声望在民间被放大,但这种利国利民的农具发明出来后,无疑能最快时间抬高朱厚炜在民间的名声。
弘治皇帝知道,想要自家老二在京师就藩会很难。毕竟祖宗成法上就规定过诸藩王就藩后,不得返京。
朱元璋就是为了避免兄弟阋墙,怕子嗣会对皇位图谋不轨,所以才将此作为定制。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迁都北平,本该到了就藩年纪的汉王却迟迟没去藩地,最后酿成了悲剧。
这更让文官们对皇帝子嗣就藩问题警惕起来,自永乐后,就再无藩王成年后滞留京师。
弘治皇帝想要打破这一层祖宗成法很难,但他却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自他登基御极已经十二年,大多数事上都会对文官们妥协让步,但这一次弘治皇帝并不打算退后一步。
东宫。
弘治皇帝带着内宦怀恩走来,找到正在训练射术的朱厚照和朱厚炜,微笑着道:“今天莫要训练了,朕带你们出宫瞧瞧。”
听到这消息后,朱厚照大喜过望,赶忙道:“好哇好哇!”
“父皇你稍等,我换个衣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