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愤怒的西北主簿,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他们愿意发展国家,机会太多了,我们在西南边境的农耕畜牧手工业,他们难道真没机会学习吗?”
“有的,可是老百姓被蒙在鼓里,只要安南上层不对外宣扬大明的强大,他们的百姓就无法知晓外面的世界,依旧会沉浸在安南国王布控的桃花源内。”
“这个例子很简单,观朝鲜国就知晓了。”
“现在朝鲜人读的是论语,考的是科举,构架是三省六部,他们一直在学习大明的文化经济。”
“朝鲜可以如此,安南为什么不行?”
弘治皇帝微笑道:“退一万步说,朕不让人家学习大明的技术,就能阻止了吗?农耕手工业在两京十三省随处可见,他们只要想学习,这还不简单啊?”
朱厚炜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也由衷感受到安南国的子民们生活多么水深火热,遇到这些权力欲望巨大的国君,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治国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弘治皇帝语重心长的对朱厚照和朱厚炜道,“你们两个小家伙要多想,多思考!”
“很多你们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但背后却蕴含很多复杂的逻辑学问。”
朱厚照捂着脑袋:“停!父皇不必多说,我已知晓。”
弘治皇帝瞪着他道:“我看你是不愿听!”
大明每年年末都会分发大统历书给朝鲜、安南等周边国家,为什么?因为这些国家的术士连制大统历的能力都没有。
没办法,几千年发展出来的各方面人才,从来都不是这些小国能学会的。
让他们学习天文历法,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抓瞎?他们得先从天干地支学习,还要学习道家学问,学习八卦、易经学问……可以说学个几天人就懵了,更别提自己去编纂大统历了。
这一刻朱厚炜才深切的感受到,中世纪的大明在外邦眼中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存在。
难怪朝鲜每次遇到别人攻打,就会请老大哥大明去帮忙,这是刻在骨子里对大明的臣服啊!
……
西北,都穆这些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名义上是军政主簿,但整个西北自下而上基本没有人将他放在眼中,就连胥吏们都拿这名进士老爷不当一回事。
他在哈密卫的所有权力几乎全部被架空,每日去衙门无所事事,胥吏根本不将任何的畜牧、农耕和盐池的文书交给他,他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权力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分工和资源配置。
当他不再具备社会分工的任务和资源配置的途径,自然就被架空。
整个西北的文武官考核都在王越手中,每一次都穆的政绩考核都是劣等。
都穆敢怒不敢言,这样下去,他基本就没有任何可能被调离哈密,未来如果一直在哈密,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可言?
本以为考中了进士,就能获得金钱和地位,可这两项他都没有获得,每月仅靠着那几两银子活着,都穆怎能甘心?
直到这一天,都穆外出,一名羌族的商人找到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