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章 讨个公道,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厚炜听完刘振刀的话,他沉默了许久、许久!

歌舞升平的弘治王朝,中兴之下,依旧还有这么多暗无天日的无奈和苦楚,在宫中听弘治皇帝说过边防疲敝,但朱厚炜没有具体的概念,在这一刻他忽然都明白了。

原来杀了一千敌军,可以被运营为斩首二十级,原来表功一千人,最后给下去的名额只有三十三人!

接近一千条大明儿郎的命没有了啊,都是家中顶梁柱,家中好男儿,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们不怕战死沙场,不怕马革裹尸,他们就怕这种事。

他们在前线拼了命,最后甚至连埋骨钱都没有!他们以为自己立下战功就能光宗耀祖,但事实是他们的军功被抹杀,被顶替。

好,即便如此,这群诺大的汉子儿郎们依旧忍了,他们知道自己斗不过大人物,他们知道高层的斗争不是他们能抗衡的。

可是他们能忍自己的不公,却不能忍西北总兵官王越的不公!

因为王越被文官们定义为阉党,从成化时期的汪植到弘治时期的李广,王越和这些太监都有接触。

文官们绝不允许他们阵营中出现阉党的人,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大明的文官绝不允许武人的势力做大!

所以王越一次次奏疏表功,全部被兵部各种刁难,甚至不惜弹劾王越在西北杀良冒功。

于是这三十三名汉子终于忍不了了,他们带着上千人的遗愿来京师升迁为官,即便最后被各种刁难,他们依旧忍了,但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总兵官在西北遭遇如此大的不公!

刘振刀眼含热泪,眼眶通红,浑身有些颤栗,以无比平静的语气对朱厚炜道:“王老将军身子不好,已快行将就木,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人经不住朝廷高官们这么折磨。”

“他们是想让王将军死在西北,你明白吗?你不明白!这些事你或许都听不懂,更别提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以前朱厚炜对这两句话没多大感受,这一刻忽然觉得它的分量会那么重,压得朱厚炜有些喘不过气。

“今年中旬,吐鲁番掳哈密忠顺王陕巴,八月顶不住王将军的攻势,只能谢罪朝廷,将朝廷赐封的忠顺王陕巴遣送哈密,若非王将军坐镇西北,吐鲁番人怎会惧怕归还忠顺王?”

“朝廷钦赐的哈密王被吐鲁番人掳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最后的体面都丢了,西北从此抬不起头!这份脸面谁给你们老朱家挣回来的?是内阁?是兵部?还是礼部?都不是!是一名七十二岁带棺出征的老人!”

“从皇上登基后,王将军就被弃用,因为他在成化立下的军功太大,文官们惧怕他,又因王将军和汪植来往密切,文官们更怕王老将军,所以他们不惜一切想尽办法让朝廷弃用王老将军!”

“十年时间,西北哈密几度易手,大明失哈密,则失关西,失关西,西北门户甘肃也要丢失,一退在退,是不是还要来一场北京保卫战?”

“朝廷知道西北局势控制不住了,所以不得不再次启用王将军,哈密局势一旦控制住,马上就卸磨杀驴。”

“七月,王将军上表兵部户部,祈求拨款二十万两银子以修建哈密城防、房屋,再拨牛羊丝绸棉赏赐回回、畏兀儿、哈剌灰、赤斤、罕东、小秃列、乜克力等部,这些部落在抵抗吐鲁番和瓦剌、鞑靼立下功勋,王老将军答应替他们表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魔幻手机,开局复制傻妞,稳一手

九口寻仙

藏起孕肚离婚后,首富千金她不装了

元宝淝淝

叶罗丽:她就是这么强大

快点点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萧天刚

十万个睡前小故事

唐铭鸿

应是梨花处处开

玛丽苏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