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中城兵马指挥司,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入夜,张宪在府邸书房内思索了良久,才动笔写了一封请罪疏。

这封奏疏的核心内容是对弘治皇帝认罪,表明他治理不力,乃至京师盗贼横生,乞辞。只是单纯的写这些内容不够,赈灾粮棉的问题始终都要说明,不然他若是辞职,很多糊涂账就会算到自己头上。

作为北平的最高行政长官,分管北平下辖府县人事权、财政权,张宪是北平地方实打实的一把手,权柄很高,政治警觉性也很高。

如今皇帝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是他辞职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事若是不交代清楚,这个官即便他想辞都不那么容易。

赈灾粮棉究竟谁克扣了,他不清楚,也没有溯源去查,但这些事他要说出来,将责任划分清楚,至于上面怎么处理和他无关,他需要把自己摘干净,安全的脱离这艘权力的巨舰。

这一夜,张府尹彻夜未眠,洋洋洒洒写了千字认罪疏,翌日一早提交内阁。

大雪依旧没有停下,内阁三位阁老才去衙署点卯当值,正喝着茶随意瞥一些奏疏,而后次辅李东阳就看到了顺天府尹张宪的奏文,手上茶水没端稳,直接洒了出去,烫的倒吸凉气。

内阁首辅刘健和次辅谢迁好奇的望着李东阳,问道:“李公这是出什么事了?”

李东阳面色凝重,开口道:“张宪认罪,雪灾未赈,粮棉被克扣,北平盗贼横生。”

天灾人祸,齐齐冲上了弘治十一年的尾巴,让内阁三名阁老脸色无不变的难看至极。

“去乾清宫!”

刘健已经没工夫喝早茶,对两名次辅开口,旋即齐齐朝乾清宫急驰而去。

乾清宫暖阁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弘治皇帝咬牙对外开口:“召户部、刑部、都察院!”

“严查赈灾粮棉去向,不准张宪辞呈,这个顺天府府尹他要给朕继续做下去!”

“等此事结束,再想办法架空他,给他撤出顺天府。”

一府最高的行政长官,势力盘根错节,不宜牵动太多人,高层即便想处理人,也会温水煮青蛙,不会将事情做得太难看,导致人心不稳,地方混乱。

这种危害是任何统治者都不愿看到的。

……

五城兵马司,中城指挥使司,负责京师核心地带,职掌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诸事。中城指挥使司指挥正六品,常以功爵后代充之。

中城指挥使是石洵,其祖父是石亨,石亨在北京保卫战和夺门之变中都立下滔天大功,爵至忠国公,世袭诰券。石洵并非石亨的嫡长孙,并未继承其祖父爵。

中城兵马司衙门内,当石洵得知张宪认罪朝廷,连带捅出赈灾款克扣等事后,脸色阴郁到极点。

“张宪!”

石洵冷漠的开口,左右副指挥急忙问道:“大人,张宪认罪,都察院和刑部很快就要查赈灾粮棉诸事,如何应对?”

石洵压了压手,沉声道:“找人顶嘴,安排其后代为官,赏银一万两。”

副指挥又道:“大人,蛰伏在京师的盗贼应该是前百户官刘振刀,此獠因伤从西北退下,本该升千户……”

他看了一眼石洵,话语戛然而止。

另一名副指挥开口道:“若非此獠惹是生非,刁民怎成气候?卑职尽快将此獠缉拿归案!”

石洵点点头,副指挥又开口道:“张宪是否要杀?”

石洵冷冷的道:“你疯了?他是文官,正四品的顺天府尹,一省之长官无故被杀,你是要让北平天塌了不成?!”

“寻个机会吧,对付这样的官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总会有机会的,既然他敢打破规则,想找死,那就成全他!”

不然如何震慑住更多张宪这样的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魔幻手机,开局复制傻妞,稳一手

九口寻仙

藏起孕肚离婚后,首富千金她不装了

元宝淝淝

叶罗丽:她就是这么强大

快点点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萧天刚

十万个睡前小故事

唐铭鸿

应是梨花处处开

玛丽苏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