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五百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初出茅庐,反盗墓:国宝专案组,行走的五百万,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想来当警察了?”我合上档案。
“从实际出发。警察的收入不是咱西海市公务最高的吗?”他憨笑着挠挠头。
“收入是高,干活也累呀。”那边甄珠捶了捶腰,身体力行地告诉肖海,什么是不遗余力为人民服务。
“那......如果从理想出发,我也热爱警察!”肖海认真地说,脸色都憋红了,恨不得指天发誓。
我笑了:“干我们这一行,光有热爱可远远不够。你还得擅长。”
校园里,你学的都是理论,见的全是英雄,听的是正义总能战胜邪恶。但现实中的警务工作,你只会看见法理人情的矛盾、正义邪恶的模糊、凶手的狡猾、案件的繁琐,还有无穷无尽无理由的,奉献。
“谁家丢了东西,你知道怎么看监控找,谁家发生矛盾,你知道什么话能劝架,能破案,能成事,能得到大家的信赖和拥戴,能成为解决人民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小子,这算你有能耐,但这也只是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及格线。”齐师傅话锋一转,说。
“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文物侦察刑警,你还要足够专业。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二宋元明清,你要如数家珍;数以千万计的文物,你要一眼分辨真假。更重要的是,你要扣好第一粒扣子,要抵挡诱惑,要像那些国宝文物一样,经得住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啊。”
我不知道肖海听进去多少,反正我听得心神恍惚。
当年我入警,齐师傅也打电话给我啰里啰嗦讲了一大堆。当时我只觉得他很烦。什么虚无缥缈的理想信念,什么空中楼阁的意志品质。直到现在,我才能隐隐明白其中的深意。
看着肖海一副激动雀跃的模样,我又忽然想到,他也是个新人啊。要不要也给他找个警察师傅?
“老带新”,是公安队伍的传统。但这个师傅人选可不好找。我自个还有师傅,当然没闲工夫,山瑚明年随时下派,甄珠不方便带徒弟,那个齐的家伙倒是又闲又合适,但我不能越级,擅自安排他这种级别的大领导。
思来想去,我还是如实告诉肖海,按规矩,确实要给你找个警察师傅,但目前没有合适人选。你就先跟着专案锻炼,等定岗了再听安排。
“好!”肖海还是微笑点头,脸上没有任何失落的情绪。他好像根本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警,而早已演练了无数遍这样的流程,非常娴熟。
“其他东西都准备好了吧?”我问。
“都准备好了。”甄珠把几张无限额的卡扣到肖海桌上,并隆重介绍了饭卡,“食堂在后面3号楼,十几样荤素菜每天不重样。大厨刚从省里进修回来,早餐做的烧卖生煎粥汤珍珠丸子都可好吃了,午餐晚餐花样更多,中午姐带你去转转。其他福利我就不一一说了,每月是你工资的一倍。”
她又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告诉肖海:“拿好这些卡。它能一直免费吃到你退休,说不定还能当传家宝,传给你儿子呢。”
山瑚也把一串钥匙交给肖海:“你宿舍也收拾好了,这周末就能搬进局里。旁边是球馆和健身房。房租水电公家全包,保洁每个星期二、四会过来,刷脸门禁今天就给你录上......”
得。我的台词都被抢完了。
我看着肖海埋头在小本本上拼命记。什么鸡零狗碎的都记。心想,第一天上班还是别太多工作压力,先带这小子去阅览室翻翻资料吧。
阅览室就在这层楼的拐角。
我不太会聊天。推开门,干巴巴地说,你有空就多读书,充实自己。
肖海乖巧点点头,扫一眼书架。
忽然,他眼睛一亮,上前抽出一本:“鬼吹灯?”
见我皱眉,肖海赶紧把书放回去。
但很快,他又眼睛一亮:“盗墓笔记?”
“......这些闲书,到底是谁带到单位的?”我恼火地看向一旁的齐师傅。
“是我。”齐师傅看着很自豪,爽快承认了,“我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哪天上面来检查,看到我们的图书室都是这种书,他们会怎么想?”我强压怒火,尽量不在新人面前破口大骂这个姓齐的,“三天之内全都清理干净。”
“那,我究竟应该看什么书?”肖海挠挠头。
我从书架上抽出几本《文物犯罪侦查理论》、《中国盗掘文物犯罪案例分析》和《新时代文物犯罪治理》,说:“内部资料,禁止外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