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五百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赌王之墓(一),反盗墓:国宝专案组,行走的五百万,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这一次,不单单有二人对弈和中间一副棋盘,周围也聚集了许多看客。有的凝神观看,胡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有的捧腹大笑,眼角笑纹裂如菊花细瓣;有的轻摇折扇,嘴角含笑,还有半大孩童,从人堆里好奇地钻出脑袋,瞪大眼睛,踮起脚尖。

“观棋不语,才是真君子。这些看客怎么这么没素质?”师傅啧一声,说在唐朝,围棋好歹也算是一种大众游戏,雅俗共赏,怎么会聚集一堆不懂规矩的看客?

考古队员们又努努力,通过石壁上面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拼凑出画面大意:当年李白曾帮这位户主的祖父下过一盘棋,救了他祖父一命。还送他祖父一首与棋有关的诗。

“下一盘棋,就能救人命?”齐师傅嗤之以鼻,说这不太可能吧。

“我也感觉不对劲。因为李白从来没写过与棋有关的诗。”我回忆一番。

《全唐诗》李白卷,大概收录了李白写过的所有诗,共十几万字。每一首诗我都背过。李太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他传世的古诗里,偏偏没有“棋”这个字!

“哦,没有‘棋’字?”齐师傅饶有兴致地问,“那徒弟,麻烦你用你的最强大脑再仔细想想,李白的所有古诗里面,有没有出现‘弈’这个字?”

我又在脑海里搜索一遍。并很确定地告诉他,也没有。

齐师傅冷笑一声,说:“那,这石壁内容不是纯瞎编的吗?”

我也颇为不解。下棋有什么可谢的呢?下一盘棋又怎么可能救得了人命!

我定睛细看,壁画上,那张棋盘方方正正,表面涂着黑白两色,界限分明......

不对。

我忽然惊觉,这棋盘不对!

这棋盘的大体形状像是传统的围棋棋盘,但棋盘上面的花纹图案却与围棋大相径庭:它不仅没有纵横十九道,甚至也没有一个个规整的方格。大概有四条曲道相互对称,蜿蜒其间,如几条蛟龙盘旋争斗,又似几条溪流交错流淌。

齐师傅撇撇嘴说,这整张棋盘长得怪模怪样的。像一块精巧的芯片,像铺满线的电路板。

“这不是电路板。我明白了......这是六博棋盘。”我喃喃道。

六博棋,又称陆博,是一种古代中国流行的棋类游戏,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可能更早。

古代六博棋带有一定赌博性质,不少人为此倾家荡产。如今“赌博”一词中的“博”,也就出自六博棋。

一副六博棋通常有十二枚棋子,黑白各半,或黑红各半,下棋双方各执一色。另外还有六支箸,通常用竹木、骨、玉制成,用于投掷决定棋子的移动。

棋盘多为木质,近似方形,上面刻有不同的纹槽和圆点,盘上有交错的十二曲道,中央有一水道,象征两方博弈者相争的山川河流。

玩法方面,六博棋是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以吃子为胜。游戏参与者根据投掷箸的结果来决定棋子的移动。棋盘上通常有特定的行棋路线,棋子按照这些路线移动。

“等等,难道当年,李白为他祖父下的那盘棋不是围棋,而是六博棋?”我恍然大悟。

李白虽然没写过与围棋有关的诗,但他写过与六博棋有关的诗啊。而且对这种棋类非常熟悉,非常痴迷。李白《梁园吟》:“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还有李白《猛虎行》:“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六博棋在唐代社会各阶层中都非常流行,不仅是贵族和文人的娱乐活动,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有唐代棋手对六博棋的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现了许多关于六博棋的棋谱和专着,推动了六博棋技艺的发展。

六博棋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唐代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元素。六博棋对应“博”,围棋对应“弈”,这便是我们如今“博弈”一词的根源。

“徒弟,我也明白了。”齐师傅细细看那副棋盘,忽然开口道:

“咱们这是挖了一个赌王的墓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大唐彦祖

魔幻手机,开局复制傻妞,稳一手

九口寻仙

藏起孕肚离婚后,首富千金她不装了

元宝淝淝

叶罗丽:她就是这么强大

快点点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萧天刚

十万个睡前小故事

唐铭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