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山西要出事,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横界,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见鲁王府同意他们的要求,鲁王一系的子孙们都兴奋了,开始想象他们的好日子。

朝廷没钱,俸禄越来越少不说,还经常拖欠,有时候都能断顿。

粮价和其他生活必备的商货价格连年上涨,他们又不可能去做长工给别人种地,还不让科考当官,也不能当兵,简直没了活路。

这下好了,什么限制都没了,只要有了工坊,大人们就有了收入,孩子们就可以安心读书,将来成为朝廷一员,也不枉了姓朱一回。

看到鲁王西的成员们变得喜气洋洋,朱寿鋐也觉得自己干了件好事,兴许能增寿呢!

他大手一挥,吩咐大摆宴席,请家人们吃饭!

济南府德王朱常洁、青州府衡王朱常?与鲁王府不一样,看这个‘常’字,就能认定,这是朱棣一脉传下来的,而且跟朱常洛、朱常洵是一代人。

但是论辈分,从朱由校和他俩共同的先祖,大明战神朱祁镇开始算起,德王和衡王已经是第七代,朱由校是第八代。

所以,他俩也不能享受朝廷的俸禄了。

什么当官、当兵、经商自由,这些都是对藩王旁系的人而言,对真正的藩王来说,还是土地要好些。

土地的好处是可以世代传承,放在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丢了。

但是工坊和金银不一样,遇到某些情况就很快没有了。

比如工坊,会遇到火灾烧了、水灾淹了、地震塌了,还有可能产出滞销了。

金银就更不必说了,遇上出了败家子,一夜之间,就啥都没有了。

虽然土地也能输掉,但比起金银,还是要好处理得多,至少有个缓冲的机会。

德王府和衡王府面对朝廷给他们如此巨大的变动,自然而然就想起对方,派人来往联系。

青州离的海岸更近,因而衡王倾向于换取朝廷的工坊,走出海贸易的新路子。

毕竟,周围地界的商人们在隆庆年间就出海经商了。

但济南的德王,却想着固守土地。

两人意见相左,书信往来又很是不便,最后不了了之,各自为政了。

至此,山东的三个藩王,只剩下济南的德王府还在顽固坚持,衡王府和鲁王府都上表同意朝廷的旨意了。

消息传到京城,朱由校正在大朝会。

得到禀报,朱由校笑着说道:“黄尚书,朕幸亏听了你的意见,没有大动干戈,山东传回来消息,衡王和鲁王都同意的朝廷的办法,马上就会有人来京城定下此事。

现在,山东仅剩下济南的德王不同意,不过也无足轻重了。”

黄克瓒推脱道:“全赖陛下圣明,才有此局面。”

君臣正在相互吹捧,又有小太监慌忙跑上来,把两封急报交给刘若愚。

刘若愚打开检查以后,才交给朱由校。

朱由校看了,顿时大怒!

居然有人跟他抢果子了!

急报上说说:皇帝钦赐宣大的42万两银子,宣大没有收到,距离约定的日期,已经过了一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港综九叔世界:开局迎娶任婷婷

爱猫的老鼠2号

苍穹之破晓

逸云青山

绝美影后搞魂穿,玩转宫斗成皇后

墨凰云笺

造化仙葫

云真人

小马宝莉:天赋大师

只想下班的人

火影开局忽悠大蛇丸

手雷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