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诗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群雄割据:无双国士呈十策02,三国志战略版之汉唐春秋,梦中诗琦,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人皆知在十二年之前的常山之战中江月落见强攻我常山城不成便气急败坏,便四处捉以生民为炮灰欲使我军开城,我主公周法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愿与其玉石俱焚也要拯救生民。反观同时代的其他人,大燕北海郡王马元孝、唐主千古无觅皆视人命为草芥,残忍嗜杀。昔者《老子》有言:兵者乃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孟子》又言: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此乃仁胜也。”

“自灵熹三年以来,千古无觅拜大将军,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千古一脉世受皇恩,五世三公,其本该以死相报,却忘恩负义,篡权夺位。而反观我主公周法皇始终恪守君臣之礼,对君、对盟友皆是有情有义。今唐军犯我,乃为不义之师;而我军伐唐,乃为高举义旗。此乃义胜也。”

“灵熹十一年也就是神武元年,千古无觅在阴谋得逞后竟于受禅台当着天下人的面弑杀君父,落得千古骂名,注定遗臭万年。而主公周法皇手中持有灵帝亲笔血诏,奉旨讨贼,名正言顺。此乃名胜也。”

“昔者子贡问政于夫子,夫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夫子答:去兵。子贡再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夫子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千古无觅掌权以来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先是诓骗五大州牧进京将其迫害致死,后是半抢半骗河北士族为了修建尧宫。而我主公自入蜀以来,与蜀中父老,与各州盟友俱是以诚相待,言出必行,赤壁一场大火,助荆州重整河山,助江东实力暴涨。此乃信胜也。”

“自千古无觅登基以来,大兴土木,不恤民力,视百姓为牛马,不惜穷尽天下之力以满足以其所好。而自我主公入川以来,以民为本,政令为民所出,利益为民所谋。昔者孟子有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乃治胜也。”

“自赤壁之战以后,唐国精锐付之一炬,各州郡县防务委托于当地的士族豪强,全国能动员的机动兵力不过五十万,而再看他们的国库国用不足,百姓十室九空。而反观我巴蜀再行新政之后,国用饶足,粮草军械所积足够大军所用十年,昔者始皇帝、高皇帝无不因之以成帝业。此乃国力之胜也。”

“自灵熹二年千古无觅拜淮泗大都督以来,臣百思不得其解,其未立尺寸之功而奄有天下何也?盖是其擅以权御人矣。而反观我主公周法皇乃是当年在常山之战里运筹帷幄,将大燕六十万大军玩的团团转的铁骨头、硬汉子,神机妙算、用武通神,自古能军者无出其右!古语有言: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此乃武胜也。”

“《兵法》有云: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如今九胜九败已出,道、德、仁、义、名、信、治、国力、武。我巴蜀已得九成胜算,然则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也曾记得主公说过:‘人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自灵熹五年以来,我们兄弟几个入川,在得到各位的支持取得巴蜀治理权已过去了十年,或者最开始我们是因为利益而不得不选择了合作,但经过了十年的朝夕相处,我等几人已不仅是命运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还是能以生死相托,荣辱与共的刎颈之交。如今我巴蜀上下是德聚仁合,万众一心!反观他大唐内部千疮百孔,怨声载道。当此之时若我主公若拿出灵帝遗诏将其诏告于四海,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我仁义之师!此乃人胜也!由此观之,我方天时地利人和俱占,十胜十败在此,臣再次主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神清醒点,你的厌男症呢?

徐成功

亮剑:我成了李云龙的老团长

爱吃柠檬的肘子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

澄明之路

刚成地府话事人,就敢一统三界?

一笔绘江湖

萌学园:以笔绘未来

千墨之墨

许老师,我是否达标

沐青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