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华奥秘密同盟
不太懂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5章 华奥秘密同盟,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不太懂历史,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德国虽然与奥匈帝国结盟,但是真实的目的是用奥匈帝国牵制俄国。但是如果奥匈帝国要入侵巴尔干半岛,德国又不会支持,因为那样会直接引发和俄国的矛盾。
德国不同意,但是华夏同意啊!
只要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挺近,俄国必然会在巴尔干被牵扯大量兵力和精力,无暇顾及远东的华夏区域!
楚辰前世记忆中,就是奥匈帝国入侵波黑地区,塞尔维亚的杀手在波黑地区中的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干涉也开始出兵,直接引爆了一战!
思考再三,安德拉西还是没能做出决定。毕竟涉及到港口和国内驻军的问题,他必须要和奥匈帝国皇帝商议。
安德拉希的犹豫,楚辰看在眼里。
楚辰的眼里,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味道。
“首相阁下,我知道你们海军中,匈牙利人的占比,要比奥地利人多很多。如果你主导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而且夺取了保加利亚获得黑海出海口,也是靠近你们匈牙利,这些情况,想必对于你所处的匈牙利来说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吧。”
楚辰意味深长的话,让安德拉西的眼神猛的一凝。
现在在奥匈帝国,奥地利因为工业发达,所以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如果真如楚辰所说,由自己主导建立强大舰队,获得黑海出海口,那对于匈牙利在国内地位的提升,有着绝对的好处!
他安德拉希,也是匈牙利的王族,以后的奥匈帝国,也未必没有匈牙利人占主导的一天!
安德拉西离开了。
楚辰又召见了奥斯曼帝国原首相米德哈特,米德哈特是国内改革派的领导人,通过政变,将皇帝哈米德二世送上王位。
可是1878年俄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哈米德却将责任归咎于米德哈特所领导的改革派,不仅将首相米德哈特囚禁,还利用秘密部队在国内施行恐怖统治!
楚辰与米德哈特的会谈,就不像和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西那样温和了。
面对一个被迫流亡的改革派,楚辰给了米德哈特一个拒绝不了的选择,那就是放弃改革,直接做革命派!
华夏可以秘密出资资助米德哈特重返奥斯曼帝国,由米德哈特收拢原属于新奥斯曼党的势力,并且依靠华夏的军事援助,通过革命,一步一步夺取国家大权!
当然了,作为交换条件,只要米德哈特攻占一地,就要把当地的港口和石油开发权,作为回报交到楚辰手中。
双方合作很简单,就是华夏用资金和军事援助,来获取在奥斯曼控制的阿拉伯宝岛和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和港口!
会谈在楚辰的高谈阔论中圆满结束,被哈米德二世迫害的米德哈特,在得到了楚辰的承诺之后,重新变得信心满满。
与奥匈帝国现任首相以及奥斯曼帝国前首相的会晤,在几天后便得到了答复。
首先是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西,代表皇帝约瑟夫,与华夏签订《华奥同盟条约》,两国进行深度的工业及军事合作,华夏向奥匈帝国提供持续贷款和军事援助,华夏向奥匈帝国交付一个满编舰队的装备,包括三艘战列舰,六艘重型巡洋舰,六艘轻型巡洋舰以及其他大量近岸防御舰艇。
作为回报,华夏获得在奥匈帝国国内的石油经营权,以及波黑地区姆涅港和奥匈帝国迪利亚斯特港的开发和经营权,并且华夏可以在石油公司及港口所在地少量驻军。
其次就是奥斯曼帝国前首相米德哈特,在得到华夏的贷款之后,重返国内。
楚辰的欧洲布局,瞬间发挥作用。
当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西结束在华夏的访问回国时,所带回的满编舰队,立刻打破了巴尔干半岛附近的军事平衡。
英国和俄国感受到奥匈帝国咄咄逼人的压力之后,选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巴尔干半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从海参崴紧急返回黑海,华夏所处的远东地区,压力骤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