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兴商抑商,大汉征服者,千牧海,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霍光笑道:“那陛下恐怕要将这银行开遍天下方可。”

“此乃应有之义,也势在必行。”

霍光叹息道:“老臣终究还是老了,这脑子已然没有年轻时候那么灵光,陛下的种种奇思妙想,老臣都快跟不上了,只盼望能多活几年,能亲眼看看这大汉在陛下治下会成何等盛世。”

刘病已呵呵道:“廉颇七十尚言自己未老,大司马如今不过花甲,岂能言老,更何况即便真老又如何,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有大司马这样的老臣为朕保驾护航,此乃朕之幸哉,大汉社稷之幸哉。”

霍光不知道皇帝说的这话有几分真心,不过还是感动不已。

其实古人的平均年龄确实很短,刘病已记得就算到了大明,平均寿命好像四十多岁,至于西汉好像还不到三十。

不过平均值这个东西本身就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就好像一位富可敌国的大商和一个乞丐论平均财富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封建时代人的寿命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底层的小民活到五十岁基本能算高寿,那些整日里养尊处优的特权阶级五十岁要是死了就是英年早逝……

刘病已记得霍光应该没几年活了,也就是说霍光应该是六十五六左右去世,确实算不上长寿,当然这是秘密,绝对不可能宣之于口罢了。

“陛下,国家之本在农在桑,若是一味为了钱财而兴商,难免舍本逐末。”

刘病已非常严肃的点头应道:“大司马此乃老成持重,谋国之言哉,商人逐利乃是天性,故而大灾之年,商贾为了谋利可以囤积居奇可以不择手段,比如利用手中掌控的资源去大肆兼并小民的土地。

失去土地的小民纷纷破产最终为了活命便只能论为佃户乃至奴仆,此乃奸商之本质。

另外商贾拥有足够的钱财,足够多的粮食和资源,那么他们就可以不断培养读书人,然后通过察举孝廉让他们培养的人才出仕进而充斥朝堂,等到这些官员根基稳固之后自会投桃报李,为商贾徇私枉法大开方便之门。

因而在朕看来,重农抑商本质上是没有错的,但是一味的打压同样不可取,因为国无商不富,没有商贾兴商,无法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手工业的蓬勃生机,所以需要抑商但同样也需要兴商,或者说这大汉需要的是一个平衡点。”

霍光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尽管皇帝时不时会冒出一些新词,但并不难理解,可关键的问题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年轻的皇帝竟然能把商的本质看得如此透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赚到的美好人生

一米光芒

剑入尘埃

时光以成劫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姗姗来迟啦

臭保安:你到底中意那个!

挣钱养娃

徒弟,你无敌了,下山找师姐去吧

三月桃花开了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非我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