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正人邪
觅上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天正人邪,我是真不想当什么城主啊,觅上清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人人都憎恨特权的官吏,鄙夷依靠亲友朋党的特权行事的皇亲国戚。
可人人又都想成为特权的官吏,又都想有一个有特权的亲友朋党。
人性矛盾,归根结底一个“利”字。
人世残酷,归根,还是一个“利”字。
于是,若想赢得天下,就要让天下人利自己,而若想让天下人利自己,就要让自己利天下人。
损民而利小官,损小官而利大官,损大官而利更大官。
于是更大官为利己而利大官,大官而利小官,但,小官却没有利民,利损于此,形成了一个只有索取而没有奉献的不对等循环。
如此的循环下定然出现问题,只耕种不休耕施肥的耕地迟早有一天会变作荒芜,只捕捞不繁育的海洋迟早有一天会再也寻不见一条鱼。
只向百姓掠夺,而不行利于百姓的作为,这个王朝,迟早会被淹没在史官最为淡然的笔墨中。
他们都没有,亦或是装作没有看见。
乃是天下利民,而人利天下。
于是,掌管天下的统领者,为利己,当为天下人损有余而补不足。
君,当为百姓损贪官福临百姓。
若不如此,则民损君而利己。
君臣民相损而互利,损多而利少,固有“反”字。
臣损君而奉己为“谋反”。
臣损民而奉己为“反民”。
君损民而奉己为“反天下”。
君损臣而奉民为“反腐”。
民损臣而奉己为“反官”。
民损君而奉己为“造反”。
然,天道为正道,人道为邪道,正道必胜而邪道必亡。
“谋反”,乃损有余而奉有余,难测也。
“反民”,乃损不足而奉有余,必亡也。
“反天下”,乃损不足而奉有余,必亡也。
“反腐”,乃损有余而补不足,必胜也。
“反官”,乃损有余而补不足,必胜也。
“造反”,乃损有余而补不足,必胜也。
“天道”,非天,非神,正道也,行之正道,必达。
“人道”,非人,非凡,邪道也,行之邪道,必折于半途。
利民者必胜,损民者必亡。
此乃天下兴旺之理。
亦是一城兴旺之理。
所以,我若是还想当这个城主,就得把反贪腐的这方面工作搞好。
这或许会血腥,或许会残忍,或许会被史官弯曲,但我也一定要做。
放着一个贪官不杀,看似仁慈,其实只是对史书的妥协,是虚伪的善良。
因为贪官多活一天,百姓就多苦一天。
果断地杀掉一个贪官,看似残忍,其实是对天下百姓负责,是真正的正义。
杀他一个官,能活千千万万的百姓,那我为什么不杀?
纵使被恐惧的史官写下“残忍无道”的评价,纵使整个朝廷血流成河,那我也还是要杀!
整个朝廷的人全算进去也顶天不过一百万,可天下的百姓,可是有万万不止!
已知如此,若再不做,枉为人君,枉为一个有良知的人!
但是,即使讲了这么多,这些也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个比这些大道理还要重要得多的原因……
拿我的钱不给我办事?那就滚!
只有我才是破东城最大的蛀虫,这可是本城主的尊严,是人生的理想,任何人不得僭越,懂?
于是乎,为了破东城的清明吏治,更为了我摸鱼摆烂混吃等死的远大理想,所以……
出现吧,我的监察部!
只是把……
实施方案有待商议,制度框架有待制定,相关法律有待完善,建设地点有待选取,监察人员有待安排。
嗯……监察部门有待出现。
但是我,苏何,还有夏绯烟也都觉得城里面应该弄一个监察部出来,以便在今后应付不管怎么处理都将存在的贪腐问题。
当然不止如此,有了官员贪腐的证据就有了他们的把柄,相当于逼着他们强行忠心。而且监察这东西如果做得浩浩荡荡,公正廉洁,那就又能起到宣传和笼络民心的作用。
并且今后如果破东城矛指天下的话,那就一定是打过去的,既然是打过去的,那就有当地的贵族官员需要安置,或者处置。
而查找证据罗织罪名最后合法合民意地把那些当官的处理掉,这也都是监察部门的专业。
于是乎,监察部门的建设也就被提到了破东城发展的日程上。
夏绯烟负责构造制度框架,苏何负责思考如何具体落实,而我,深谋远虑,精明强干,智勇双全的完美的城主大人则负责思考用什么姿势枕在赵愠腿上吃赵愠亲手喂给我的手剥葡萄最舒服。
如此舒适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一封信地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