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偷银
山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8章 偷银,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山泽,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不失为一个法子。”
“胡扯!”
就在徐允恭准备破口大骂,怒声呵斥李景隆时。
却见李景隆随意摆了摆手,漫不经心道:“还是方才那话,眼下这些士子如何安置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安置这些百姓,纵然委曲求全,给陈家凹的百姓些许银钱,也不算什么大事。”
“少将军高见啊,下官也是如此想的!”一听到李景隆和自己的看法一致,陆升似抓到救命稻草般,当即出声赞同。
而李景隆声音落下。
不只徐允恭,一旁的冯诚、邓镇二人也面露不悦,默默注视着李景隆。
都是将门之子,他们几人虽不是纨绔,可骨子里却也有一股之刚直。
当听到徐允恭竟要向乱民让步,几人自是毫不掩饰脸上鄙夷,齐刷刷朝李景隆看了过去。
也是注意到李景隆、徐允恭几人对此事亦有分歧。
旁边的沈三石想了想,顺势上前道。
“几位少将军当明白,事分轻重,亦有缓急。”
“当下科举为重,翻新布衣巷安置进京学子是急。”
“所以姑且向那些百姓让步,也无不妥。”
“所见不同,不相与谋!”丢下这话,徐允恭转身便要带冯诚、汤鼎二人离开。
可就在三人刚走出几步之时,却听李景隆继续说道。
“允恭,我还没有说完,你们就当真要离开?”
“陛下可是任命我等几人同为科举副考!”
“有什么话快说!”
见徐允恭很是不悦,此刻更是背对着自己,语气也很是不耐烦。
李景隆当即冲几人高声说道:“轻重缓急,你们还拎不清?”
“既然陈家凹村民说布衣巷是他们村子的土地,一番纠缠下来也需时日。”
“难不成翻新布衣巷,为抵京士子修建安身之所也要拖延些时日?”
“放屁!”
与陆升不同,徐允恭几人与李景隆关系亲近,此刻说话更无忌讳,当即骂道:“何须理会那些乱民!”
“他们摆明了是想占朝廷的便宜,打官府的秋风。”
“既知如此,何必理会!”
“当即命人翻新布衣巷便是,何须拖延时日!”
“那若是陈家凹百姓当真拿出地契文书呢?”伴随李景隆声音落下,原本正在气头的徐允恭好似被迎面扑来一盆冷水,先前躁怒情绪瞬间熄火。
“难不成朝廷招工出料,翻新布衣巷,最后反倒让陈家凹村民白白得了便宜?”
听到这话,徐允恭迟疑数秒,随后猛地转身看向李景隆道:“那你说!你说该怎么办!”
“为学子修建屋舍事大,又不能被陈家凹的村民打了秋风。”
“难不成此次朝廷还真要被那些个乱民辖制!”
见徐允恭怒声质问,却又跟个无头苍蝇一般,坚决不想让步。
李景隆轻笑一声,转而继续说道:“既然布衣巷有所争议,那找个没有争议的土地修建屋舍便是了。”
“布衣巷也算不得什么好位置,本就是在城外,又非皇城之中。”
“城外有的是土地能为抵京学子修建屋舍!”
此言一出,冯诚率先反应了过来。
应天城外,多有农庄。
而这些农庄的主人又多是朝中的勋贵武将。
当然!
并非勋贵将帅们巧立名目,从百姓手中抢夺而来。
相反这些农庄、田地都是朝廷赏赐下来的。
其中他们几个家中获得的赏赐也自然更多。
“九江你是说.....”
“正是!”
见冯诚已然明白过来,李景隆顺势挑明道:“布衣巷不过数亩之地,临近皇城找出数亩地用来建造屋舍,对咱们几个来说算是难事?”
“咱们几个的家中长辈可都有田地在城外!”
闻言至此,徐允恭几人这才恍然大悟。
“城东!”
“城东两里开外便是我魏国公府名下庄园!”徐允恭当即说道:“还是因此次灭倭有功,陛下前些日子刚刚赏赐的。”
“没想到这么快便也派上了用场。”
“我卫国公府也有,城东也有我家山庄,也是陛下刚刚赏赐的。”
“叔父也有陛下赏赐的庄园在城东,只不过.....”见徐允恭、邓镇、李景隆三人都默默注视着自己。
冯胜心下一横,当即说道:“一座庄园我尚且还能做主。”
“拿出来大庇天下寒士,也算叔父功德一件!”
“好!”
徐允恭应了一声,当即看向李景隆道:“那便将屋舍建在城东,也省的这许多麻烦。”
“没错!”李景隆还觉不够,出声赞同后紧跟着继续道:“此次我等父辈凯旋而归,朝廷赏赐极重。”
“不仅赏赐咱们几个将军衔,赏赐的金银之物更是不计其数。”
“老头子们手上有这些个银子也无甚用处,倒不如便宜咱们几个!”
微微一顿后,李景隆嘴角扬起笑意,当即出声。
“此次修建民舍,恩待抵京士子的一应花销,倒不如咱们几个一力承担下来。”
“不过有一点,务必要瞒着自己老爹!”
“嗯?”
听到这话,徐允恭刚想出声询问,可一旁的冯诚猛地打了个激灵,当即赞同道:“不错不错,此事务必要隐瞒自家长辈。”
“未成之前,断不能相告!”
见李景隆、冯诚这两个鬼机灵已然达成同识。
徐允恭、邓镇二人便也不再多问。
毕竟李景隆、冯诚二人肠子都是带拐弯儿的,他们二人既然达成共识,那便也没什么好说的。
“两位大人。”
待与徐允恭几人达成共识后,李景隆看向陆升、沈三石拱手道:“在下想出来的法子,不知两位大人意下如何啊。”
“好,自然是好!”陆升想都没想,当即出声赞叹。
“几位少将军解本官燃眉之急,此等恩情,陆某必铭记在心!”
“陆大人言过了,不过是为朝廷效力。”李景隆应了一声,转而看向徐允恭道:“允恭,你我皆为此次科举副考,便也烦劳你将此地士子带至城东,暂时安置。”
“待晚间咱们几个从家中取些银钱,保证这些学子们的饭食。”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