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破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好,就这样决定!,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崔破天,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犁地?这可是祥瑞,是要献给太上皇和陛下的,哪能让你用来犁地!”贩夫放下挑子,揉着肩膀反驳。

“就是!这可是玄铁造的,肯定不是吃草料的,谁能养得起呀!”张屠户紧了紧牵羊的绳子打算离开。

“闲事犁地,忙时征战,说不定这是陛下给俺们府兵准备的!”府兵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明德门的方向。

“那也轮不到你!”贩夫担起挑子,准备赶路,“没看陛下都没去,还是太上皇在试驾呢!”

“说不定就是妖术,陛下和太上皇的关系那可是……”张屠户忽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牵着羊匆匆走了。

其余几人也都连忙散开,各忙各的。

……

这一次老百姓的议论不再像之前那样,很少有人觉得是鬼神之事,更多的认为是祥瑞,毕竟太上皇还在里面

和老百姓的见识不一样,世家门阀,达官贵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就更深了一些。

修史馆。

御史崔仁师作为博陵崔氏安平房的子弟,正在和自己的同僚说道:“此前李蒙的小车不过三轮,如今这个四轮玄铁神车一个轮子都比人高,不知是何种秘术制作?”

“秘术?”邓世隆不屑道,“分明就是那小子造出奇车,让太上皇享乐。从而让陛下高看,继而攀龙附凤!”

一旁在做校对工作的慕容善行,停下笔摆手道:“此这高大神速,未必不能用在别的地方,比如耕地,比如攻城。”

“慕容兄的想法不错,可惜!”邓世隆摇头否定,“且不说其耕地比之牛马如何,单单是如此高大的玄铁车,需要多少精铁,你可曾想过?”

“如此说来,此物当真是劳民伤财之举,只为取悦太上皇乎?”慕容善行似乎找到了答案。

“是与不是,我等且静观其变。切勿妄言,此子辩才了得,且心胸狭隘。”崔仁伸手指着东宫的方向,提醒几人早晨的争论。

“崔兄莫非怕了?”邓世隆略带讥讽之意。

“李蒙乃是白身,太上皇又不理政事,他们的花费又不从国库出,你能如何?”

崔仁师摆出证据,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与太上皇的关系你们难道不知?今日太上皇能出城了,明白吗?”

“此乃何意?”邓世隆一时间没想通。

但是却没有人回答他,这种话题一般都是私下里讨论的,这里可是皇城里。

“哦——你的意思是……”到底是能当官的,邓世隆转眼就想通了。

“嘘!”

不过他正要说出自己见解的时候,大家一同做着嘘声的手势。

几人又开始投入到工作中,不再讨论。

小官职的不敢讨论,但是架不住高阶员们议论。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被李蒙当面用他老祖宗的话怼了回去,感到愤怒,打算报复回去。

于是他就让学堂里的弟子帮他,从书里寻找李蒙的错误。

让他没想到的是,整理出来关于灾害的记录,和李蒙说的相差不大。

孔颖达看着资料十分迷茫,面子和事实二选一,他不知道怎么办了。

直到他听到隔壁皇子们在读‘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这才恍然清醒,连忙拿着资料去找户部尚书裴矩。

却不曾想,裴矩请病假了。

孔颖达只好和户部侍郎刘林甫讨论此事。

刘林甫也正在忙碌,和下属们在查询女子早婚生产情况。

关于人口记载的账目非常多,一时半会还没有什么眉目。

于是刘林甫和孔颖达就开始谈论,史书中关于各种灾害的记载,尤其是有蝗灾的内容。

当孔颖达将史书中的记录一一翻找出来,再对照翰林院的藏书。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李蒙当初说的全是真的,很多时候,旱灾、水灾和蝗灾之间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五个月左右的持续干旱,而来年又持续干旱,便容易产生蝗灾。

就在两人讨论完蝗灾的对比,户部的人也刚刚做出,女子生产年龄方面的数据,李蒙依然说得十分正确。

“这难道便是格物致知吗?”

从户部出来的路上,孔颖达忽然觉得李蒙是一位大才,读史书而知灾害原因,看户籍算合适婚龄。

“应该吧!”刘林甫虽然很想否认,但事实摆在面前,“若是不然,陛下也不会亲自去接他,还让百官相迎。”

“老夫要拜此人为师!”孔颖达看着刘林甫很认真地说道。

“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刘林甫很诧异,孔圣之后拜师别人,听起来匪夷所思。

“好,就这样决定!”

孔颖达自言自语了一句,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

“薨了,薨逝了!”却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嘴里还不断地喊着。

“薨逝?”孔颖达连忙拉住小吏问道,“你说清楚,谁薨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叔世界:任婷婷的诸天之旅

地心炎

重生1980,从拒当接盘侠开始

气泡莓

离婚后,我被美女总裁疯狂倒追

昨夜满星辰

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

竺安

顶罪三年,京圈太子爷撩拨成瘾

长宁

骂我假龙女?血脉觉醒惊艳四海

贪睡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