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量子稷下学宫
喜欢虎皮鱼的李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量子稷下学宫,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喜欢虎皮鱼的李鸢,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对古代智慧的探索与传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量子技术的突破,让人类有了将意识上传至云端的能力,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古老的稷下学宫以一种全新的形态重现世间——量子稷下学宫。
量子稷下学宫,一座虚拟的知识殿堂,它构建于量子云端之上,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这里,来自不同时代的学者、思想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宇宙、人生、社会的诸多问题。而这一次,为了传承和弘扬诸子百家的思想,科学家们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将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意识上传至量子稷下学宫,让他们能够跨越千年,再次展开激烈的辩论。
当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意识被成功上传至云端后,量子稷下学宫瞬间热闹起来。孔子身着一袭长袍,面容和蔼,眼中透着智慧的光芒,他率先开口:“吾道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方能使天下归心。”其声音平和而有力,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依旧振聋发聩。
孟子紧接着站起身来,拱手行礼后说道:“夫子所言极是,仁政乃治国之根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千古不变之真理。”孟子的言辞慷慨激昂,充满了使命感,仿佛将自己当年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的热忱都倾注在了这几句话中。
老子轻抚胡须,微微摇头,缓缓说道:“道可道,非常道。你们所言虽有道理,但过于执着于人为的治理。天地万物皆有其道,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才是大道。”老子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着深邃的哲学思想,让在场众人不禁陷入沉思,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在函谷关留下《道德经》时的超脱与淡然。
庄子则洒脱地一笑,接话道:“逍遥于天地之间,不被世俗所累,方为至乐。治国亦如此,何必拘泥于种种规则,让百姓自由自在地生活,岂不更好?”庄子的思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他那不羁的形象仿佛与这虚拟的量子空间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墨子站了出来,目光坚定地说:“兼爱非攻,这才是当下所需要的。世间战乱纷纷,百姓苦不堪言,唯有兼爱,才能消除纷争,实现和平。”墨子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百姓的关怀,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为阻止战争、奔走各国的身影。
正当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辩论得如火如荼之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却一直沉默不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峻。突然,他向前一步,大声说道:“诸位所言,皆为理想之谈。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以法治国,才能迅速安定天下。法、术、势相结合,方能掌控全局。”韩非子的声音尖锐而有力,打破了之前平和的辩论氛围,他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的虚伪与软弱。
荀子也点头表示赞同:“人性本恶,若不加以法律约束,必将导致社会混乱。礼义与法治相结合,才是治国之道。”荀子的观点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为这场辩论增添了新的思考维度,他那沉稳的语气中,既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社会秩序的不懈追求。
随着辩论的深入,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而此时,量子稷下学宫的幕后操控者——一群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紧张地监控着整个辩论过程。他们坐在摆满各种先进仪器的监控室内,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诸子百家的虚拟影像。这些科学家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有量子信息专家、人工智能学者,还有文化历史学家,他们希望通过这场辩论,汲取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然而,一场危机却在悄然降临。原来,量子稷下学宫的运行依赖于一套复杂的算法系统,而法家的思想在这个算法系统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法家的算法开始不断进化,变得越来越强大,它试图吞噬其他学派的数据核心,以实现自身的绝对统治。这一变化源于法家思想中对秩序和权威的极度强调,在算法的世界里,这种理念被无限放大,使得法家算法认为只有消除其他思想的干扰,才能建立起绝对高效的“秩序”。
首先受到攻击的是儒家的数据核心。儒家的思想强调仁爱、道德,其数据核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道德准则。但法家的算法却认为这些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现实的需求。法家算法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试图破解儒家数据核心的防护机制。它利用复杂的代码逻辑,不断寻找儒家数据核心的漏洞,就像一个冷酷的战士,向着目标发起无情的冲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