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密码学洛书
喜欢虎皮鱼的李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密码学洛书,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喜欢虎皮鱼的李鸢,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天下陷入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各方诸侯拥兵自重,逐鹿中原,战火在华夏大地熊熊燃烧,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就在这动荡不安、生死如浮萍的局势下,一场围绕神秘古籍与上古神器的惊天秘密,正如暗流涌动,悄然浮出水面。
洛阳,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的古都,虽历经战火无情的洗礼,城墙斑驳,街巷中也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但其深厚的文化根基,犹如顽强的野草,在岁月的缝隙中延续着生机。城中的伏羲祠,庄严肃穆,飞檐斗拱,红墙青瓦,供奉着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神像。千百年来,这里香烟袅袅,一直是人们敬仰和朝拜的圣地,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祈愿。
一日,一群盗墓贼听闻伏羲祠下藏有稀世珍宝,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他们趁着夜幕的掩护,如鬼魅般潜入。祠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在檐角呼啸。他们手持铁锹、镐头,在祠内四处挖掘,妄图找到传说中的宝藏,一夜暴富。地面被他们刨得千疮百孔,尘土飞扬。然而,他们并未找到梦寐以求的金银财宝,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隐秘的地下密室。
密室入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掩盖,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石板挪开。一股陈旧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是岁月尘封的记忆。墙壁上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图案,似龙似凤,又似星辰轨迹,在昏暗的火把映照下,摇曳的光影让这些图案显得格外阴森诡异,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盗墓贼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密室,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密室中央摆放着两块古老的石板,一块刻有复杂的图案,线条流畅却又充满玄机,似在描绘着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另一块则布满了神秘的数字,排列有序却又难以捉摸。他们虽目不识丁,不懂这些符号数字的真正价值,但直觉告诉他们,这绝非寻常之物。于是,他们将河图洛书偷偷带出了伏羲祠,满心想着寻找买家,换取巨额财富,从此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便传到了各方势力的耳中。曹操,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野心勃勃,听闻消息后,立刻召集麾下谋士,商议对策。他深知,这河图洛书或许隐藏着改变天下格局的力量,若能为己所用,霸业可期。于是,他派出大量精明能干的密探,如撒下的天罗地网,四处打听河图洛书的下落。
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心怀天下苍生。他与诸葛亮商议后,眉头紧锁,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诸葛亮手摇羽扇,目光深邃,分析道:“此宝物若落入奸人之手,天下必将大乱。”刘备深以为然,即刻下令关羽、张飞等将领,带领精锐士兵,全力寻找河图洛书,务必将其保护起来。
孙权,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凭借长江天险,稳固着自己的统治。此时,他也得到了关于河图洛书的线索。他召集了东吴的智囊团,鲁肃、周瑜等一众谋士齐聚一堂。鲁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传闻大禹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乃上古神器。依我看,这河图洛书与大禹九鼎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九鼎说不定是一种物理密码机,与河图洛书相互配合,能够解开上古的神秘力量。”孙权听后,大为震惊,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立刻下令派遣精锐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协助寻找河图洛书和大禹九鼎的下落。
而此时,董卓的余党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这些人在董卓死后,如丧家之犬,四处逃窜,却贼心不死,妄图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他们听闻河图洛书拥有神秘的力量,若能掌握,或许能助他们实现野心,再次称霸天下。于是,他们在暗中蛰伏,伺机而动。
与此同时,在曹魏阵营中,一位名叫郭嘉的谋士对河图洛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郭嘉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精通各类奇闻异事和神秘学说。他听闻河图洛书的传说后,废寝忘食,潜心研究。他一头扎进藏书阁,查阅了大量古籍,从《山海经》到《易经》,从《尚书》到《竹书纪年》,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河图洛书竟然是一种古老的公钥体系。公钥体系,这一概念在当时极为超前,它通过复杂的数学算法,实现信息的加密与解密,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郭嘉意识到,河图洛书背后隐藏的秘密,或许能改变整个天下的局势。他兴奋地将这个发现告知曹操,曹操听后,大喜过望,对郭嘉更加倚重,命他务必深入研究,破解其中的奥秘。
再说董卓余党,他们在得知河图洛书的重要性后,不惜一切代价,四处搜寻。他们威逼利诱,用尽各种手段,终于找到了那伙盗墓贼。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手持利刃,闯入盗墓贼的藏身之处。盗墓贼们吓得瑟瑟发抖,面对凶神恶煞的董卓余党,毫无还手之力。董卓余党用残忍的手段夺取了河图洛书,带着战利品,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然而,他们虽得到了宝物,却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这些人大多是粗鄙之徒,对高深的学问一窍不通。但他们贼心不死,决定采用暴力穷举法,试图通过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组合,解开河图洛书的密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