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墨颅AI
喜欢虎皮鱼的李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墨颅AI,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喜欢虎皮鱼的李鸢,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蜀汉丞相府内,诸葛亮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军书与政务之间,眉头紧锁,思考着北伐大业的诸多难题。此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室内的静谧。来者正是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她虽为女子,却才情出众,对机关术、机械制造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
“孔明,你又忙到这般时候,也该注意休息。”黄月英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关切。
诸葛亮抬起头,疲惫地笑了笑,“月英,如今北伐之事千头万绪,我怎能懈怠。对了,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新的发现?”
黄月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确实如此。我近日一直在研究墨家的机关术,与府中的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一个机关人。它可不一般,不仅能模仿人的动作,我还尝试将一些简单的知识录入其中,让它能在某些方面辅助我们。”
诸葛亮听闻,顿时来了兴致,“竟有如此神奇之事?快带我去看看。”
两人来到后院的工坊,工坊内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未完成的机关零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木屑与金属的气息。一个身形高大、由青铜和木材制成的机关人静静地矗立在工坊中央。它的外形与人相似,四肢关节灵活,面部还镶嵌着两颗宝石作为眼睛,虽无生命,却有一种奇异的质感。
黄月英走上前,轻轻转动机关人背后的一个齿轮,机关人缓缓睁开双眼,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黄月英说道:“这机关人我已设置了一些基本指令,比如行走、搬运物品。但我觉得它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在想,若是将一些急救知识录入其中,当战场上有士兵受伤,它或许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减少伤亡。”
诸葛亮仔细观察着机关人,眼中满是赞赏,“月英,你的想法十分精妙。如今北伐,士兵伤亡在所难免,若这机关人真能如你所说,在急救方面发挥作用,那可真是一大幸事。”
于是,在诸葛亮的支持下,黄月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她与一群精通医道的郎中合作,将各种常见的战伤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转化为一套套复杂的指令,通过特殊的机关装置录入机关人的“大脑”——一个由精密齿轮和符文石板组成的核心部件。
经过数日的努力,急救机关人终于完成。为了检验其效果,黄月英在工坊内模拟了一个战场场景,安排了几个假人扮演受伤士兵。机关人在指令的驱动下,迅速行动起来。它先是快速跑到“受伤士兵”身边,用内置的传感器判断伤势,然后熟练地从旁边的急救箱中取出绷带、草药等物品,进行止血包扎。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动作精准,与专业的军医相比,毫不逊色。
诸葛亮和在场的众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不已。“月英,你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有了这机关人,我军在战场上的伤亡必定能大大减少。”诸葛亮兴奋地说道。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黄月英的脸上却渐渐浮现出一丝忧虑。她看着忙碌的机关人,陷入了沉思。当晚,黄月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心中有一个疑惑越来越强烈,这个能够掌握知识、自主行动的机关人,究竟该如何定义?它是否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智慧”?如果是,那么这种人造的智慧,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二天,黄月英找到诸葛亮,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他。“孔明,这机关人虽然能在急救上帮到我们,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安。它能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指令,处理各种情况,这和我们人类的智慧似乎并无太大区别。我担心,这种人造智慧一旦发展起来,会不会打破自然的平衡,引发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