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幽州5
佟夜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幽州5,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佟夜白,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什么?”契丹斥骑中一人喉结上下,低声问。
那百夫长看了一眼,缓缓说:
“前几日死的那百个唐兵……就死在那墙后头。那将军……叫刘通。”
远处风吹过,荒草哗哗响,似哭似嚎。
契丹人沉默片刻,悄然调转马头。
没有命令,也无人抗命。
他们不愿踏过那碑,也不敢。
次日清晨,天未大亮。
北坊巷口,一位六旬老裁缝,肩扛木杆,手扶残甲,跪坐于路中央。
他从自家门板上拆下一块旧木,又从旧军衣上拆下一块战袍的肩章布面,缝了整整两个时辰。
他一针一线地缝出四字:「将军未死」
血红丝线,从他指尖划破的老茧流出,滴在布面上。
再添一句,他抬头想了想,又用牙咬断丝线,添上四字:
「百骑魂未散」
整块旗帜缝好,他自己抬到坊口的屋脊上,用断鞭做绳,绑得紧紧的。
当旗帜飘起来的那一刻,晨风掠过,坊口百姓停下手中活,抬头望着。
无人说话,只有一个老婆婆哭着拉住孙子,小声说:
“你爹……你爹当年也是跟刘将军一块打巷战的。”
孩子不懂,只仰头盯着那旗,看着“魂未散”四字,一笔一划,慢慢记在心里。
黄昏。
西坊老鼓匠,名唤赵傥,今年七十。
他从鼓窖里抬出一面**“千户战鼓”**那是十五年前乱世之时,幽州城最后一次城破前所用。
鼓面是人皮所制,鼓框雕着“断军破贼”四字,早已封存不响。
他抬到北坊巷口,手中捧着三根红头战槌。
“鼓起,全城静。”
他第一槌敲下。
“咚!”
声音沉重,像是落在每一个人心头。
街头正在收摊的铁匠放下锤子,站在原地。
赶着车的老人拽住驴头,不再动。
门前烧粥的老妪搁下了汤勺,双手抱胸,站于门侧。
第二槌。
“咚!”
城内军营中,士兵放下练刀,静立。
角楼之上,守卒立姿不动,握弩者垂首。
士子院中,一群孩子放下笔,走出堂前。
第三槌。
“咚!”
远处巷尾,有老兵颤颤站起,朝北跪下,重重一叩。
无声誓言 · 百姓之墙
那夜,谁也没有再提“刘将军在不在”
因为他“从来都在”。
他在血墙上,他在那面白旗中,他在城中每一个跪过血碑的人眼里。
老鼓匠在祭完鼓后,拄着战槌坐在门前石阶上,望着夕阳。
“当年我亲眼看刘将军跟契丹兵砍成一团,那刀上没有刀刃,全靠他的手把敌人打下马。”
他看着孩子:
“以后你问我,幽州为什么没被打下来,我就告诉你因为城里住着不肯死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