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三天前
自然之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三天前,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自然之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宗室购买玉璧和白鹿皮用于祭祀之后,这些祭品会被收回存放于库房,下次祭祀再售给宗室。
这样循环往复的盈利模式实在妙极了...李承心中得意一笑,随后嘱咐张福备车,前往华清宫歇息。
...
“陛下,郑修仪(位于贵妃和昭仪之下的一种嫔妃职衔)求见。” 张福不紧不慢地来到李承身边禀告。
该来的终究要来...李承长叹一声,目光虽落在竹简之上,心神却早已飞向远方。
郑修仪乃赵氏家族之女,是李承的其中一个妃嫔。这些日子以来,以处理丧事、政务和即位为借口,他一直留宿皇宫之内,迟迟未曾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府邸,也正是为了避免现在这个局面的发生。
上,抑或不上,这便成了一个问题!
若选择与之同房,则总有某些挥之不去的阴影;若是拒绝,则这位夫人自幼就嫁入宫廷,如今由他这个新任君王抛进冷宫未免太过残忍无情。
“请她进来。”李承仍旧注视着手中的竹简,脑海里回想起离京奔赴战场前见到的那位夫人的模样。
也许是年纪轻轻尚未完全成熟的缘故,那时的她虽然身材苗条,但整体显得颇为稚嫩,活脱脱一个中学生形象。
...如此青涩稚嫩,他是否能真放下矜持?
随着一句带着北方口音且清脆的话语响起:“陛下,妾为您熬制了一碗莲子羹...”
李承抬头一看,见殿中站着的郑修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儿。她那双大大的眼眸配上精致的小鼻梁,在简单粉饰后展现出一股清纯之气,让他心里泛起一阵别样感触。
……她长得竟有几分像年轻时一位仙风道骨的大美人。没想到多年未曾再见,她竟悄然成长为这般动人的模样!
“来!” 李承放下竹简,吐出一个字。
...
晨光透过窗帘照射到屋内时,李承正端坐在铜镜前方,默默任凭面带红晕仍在细心为他梳妆打扮的郑修仪摆弄自己的头发。
这一夜纵情过后,他的心态彻底发生了转变。偌大的帝国既已被接收,区区一名女子又岂能成为困扰?
对了,此刻虞姬怕已投至项将军麾下吧。
不过相较而言倒真想将吕氏招致眼前...
这不仅因为自身的怪癖作祟,相比于外貌上的吸引,在帮助高祖取得韩信支持上展现的智慧更让吕氏格外惹人注目…
嗯,此时此刻那位沛县美人应正在家中孤独寂寞吧!
\"陛下,工部侍郎林文与兵部尚书陈诚已在宫外等候。\" 张福在门外轻声提醒。
\"宣他们至华清殿觐见。” 穿好衣服准备离开的李承停住脚步吩咐道,“拟诏书,封郑氏为德妃,享受千石俸禄。”
...
华清宫内庭。
原本试验用的水轮设备已然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摆满一整块空地许多黑漆漆、大小如同拳头一般的球体。
这些是从修葺一座宏伟殿堂抽调出来的劳役们,在迁移到远郊区挖掘得来的煤炭,三天前
云川回想着自己在盐业展馆中见到的信息,递给了文远一卷帛书。书中详尽记录了如何在某地实施水利工程,预防外来水源对盐池的侵蚀,还有垦畦晒盐的具体方法。
接着,云川又补充说道:“前往丞相府传达朕意,增派两千士兵驻守盐池。再调动一千刑徒去河东盐池帮忙,供给食物,并按每日六钱支付工钱。”
“遵命!”文远行礼后便匆忙离去。
云川转向工部尚书凌虚,指向还在灶中烈焰腾腾的煤块,问道:“爱卿以为这东西怎样?”
“陛下,在下看来……石炭相较木柴燃时更长……火力也更强……”凌虚躬身回答。
……石炭?靠,这个时代竟也知道煤可用!装神失败!……云川点头示意,从李福手里接过帛书交给凌虚,道:
“诏令石室负责人,依照此图寻找相应黏土,你与地方官员合作,在灞水靠近蓝田一侧开挖水渠,修建水磨和图纸上设计的水排。”
“另外,根据此图改造宫内及各处官方厨房的新式炉灶为先。”
……水排?……凌虚接过帛书扫了几眼,脸上的惊讶稍纵即逝。
“遵命!”凌虚退步转背而去,心道:图中的设计精密巧思,究竟是何等人物所为?
……
中午用餐时,云川洗净手看着桌上的菜肴叹息不已。
清汤鱼丸、炖得绵软的牛蹄筋,煎好的鹿舌……
虽然豆腐已制成,但由于太医院的规定需进行多轮实验确保安全。
他不禁想起王大成当时瞪红双眼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