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奕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新的牛马,初唐风流,西城奕客,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孔颖达是宇文禅穿越之后,最信任和敬重的人,几乎没有之一。毕竟,袁天罡那个老牛鼻子太过神秘和中二,实在不像是个世外高人。

皇城之内,国子学堂,书香悠悠。

国子监周围曾是一片静谧偏僻之地,隋末兵荒马乱之际更是学子凋零毫无生气。

如今,国子监恢复生机,住在这周边皇城官署的权贵们倒有些不习惯。

每日清晨,这些老爷们抱着美貌小妾战至终局或是饮酒归家睡懒觉时,三四更的光景便能听见旁边国子监里传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般烦人的声音。

偶尔听一听助眠还不错,若是每日都是这般,这些老爷们可要报警了。

百废待兴的国子监其实不太缺老师,京中隐居的硕儒众多,天下仰慕大唐而来的名家数不胜数。皇帝招募这些贤能之后,自然会派到国子监当中来为国养士,一如当初李纲上终南山征辟孔颖达一般。

去年下半年,宇文禅在国子监干的活主要就是招学生和制定教学计划,长安城中的权贵都是不缺钱又望子成龙的,身体好些不愿读书的挤破头送到秦王帐下混军功,或者托些关系塞进千牛卫里面,跟随皇帝左右。

武艺不太行的就送到私塾家学里读书,不过私塾先生显然不如国家开办的官方学校名儒硕老来得厉害,国子监重新开班之后,这些养尊处优的权贵子弟便有些被送到国子监来了。

只有那些实在天资不佳贪图享乐的权贵子弟,才会被世家养在家里作为国之蠹虫。若是旁支,就只能像王宗和还有卢虞那般出来做生意挣钱了。

总之一句话,世家不养闲人。这就是自魏晋以来门阀世家煊赫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垄断了文武教育资源,一代代发奋图强形成良性循环,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若是世家耽于享乐,几百年的家族说倾覆也就倾覆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不过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情。

心情不错的宇文禅轻松踱步着走过国子监的牌楼,现在已是将近午时,耳边朗朗书声仍旧旺盛。与他记忆中有所不同的是,当初只有一两间大明堂作为教室,几十个学子上课,读书声都不太大。如今听起来,至少有几百人的规模了。

他从长安离开之前与国子监祭酒陆德明还有姚思濂拉着孔颖达一同制定了招生计划,这份计划将新开放的国子监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门学科,每科各设博士若干,每个博士还要配至少一名助教。

至于学子,则是留足了三百之额。如今从这读书声听起来,学子应当是招够了。

门房侍卫见是宇文禅,也不曾阻拦,谁不知道国子监博士孔先生的高足宇文禅。

当初国子监还没什么博士的时候,陆大人和姚大人便将所有能推的活全都推给这位少年了,连带着孔先生的“知人善任”,宇文禅早已是国子监中的唯一指定牛马。连国子监学生都知道,若是有什么事了,找陆先生和姚先生不一定能办好,但是找宇文千牛一定能办好。

听说宇文禅当初还要在千牛卫旬日当值,门房侍卫心中啧啧不停。当真是年轻啊,精力旺盛,不像我,白天当值腿都快要站软了,晚上回去还要应付家里的黄脸婆,当真叫人肾疼。

偷偷溜进国子监官署,走进孔颖达的办公室,宇文禅一眼看见了坐在孔颖达座位上的王敬直。“王公子”,宇文禅笑着打了声招呼。

书案上堆满了各种公文纸张,王敬直正奋笔疾书,听见宇文禅的声音,他才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祁煜:若爱短暂,而遗忘漫长

清雅的诱惑

离石游记

半边人

诡异副本:我的标签能合成

绝不摸鱼的闪电

睡一秒涨一血气,我成至强吞天蛇

苟道旺财

一剑仙魔

免费的午餐

布衣天师

月下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