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文书
周末在家吃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章 文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周末在家吃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乔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些许懊恼之色。
“父皇,女儿此前去桃城,恐是看走了眼。原以为他只是个寻常之人,却不想竟有如此惊世之才。”
沈渊笑着安慰道:“乔儿莫要懊恼,这世间之人,本就复杂多面,一时看走眼亦属寻常。待那周桐进京,朕自会会他,亲自探探究竟,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沈乔听了之后也拍手叫好
“那到时候我也要看一看”
父女二人正说着,沈乔忽然想起母妃对这些诗句或许也有独到见解,便带着沈渊一同前往后宫。
后宫之中,杨妃身着一袭淡紫色的罗裙,静静地坐在窗前的榻上,手中正拿着周桐等人的诗词,微微低头,似在仔细斟酌品味。见沈渊与沈乔前来,她轻轻起身行礼。
“陛下,乔儿公主。”杨妃的声音温柔婉转,如潺潺流水。
沈渊摆了摆手,示意她免礼,随后笑着问道:“爱妃,朕听闻你也在看这些诗词,你对这周桐,有何看法?”
杨妃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钦佩。“陛下,能写出这般诗词之人,定是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世间万物皆有深刻洞察。其文字或豪放不羁,或温婉细腻,仿若能将人带入他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可见其文学造诣极高,才情非凡。”
沈渊微微点头,几人围坐在一起,就着这些诗词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而愉悦。
正说着,一名太监急匆匆地小跑过来,神色略显慌张。他在宫殿门口停下脚步,先向沈渊行了个礼,随后低声说道:“陛下,有人在外求见陛下,称有要事相报。”
沈渊微微皱眉,心中疑惑,起身对着杨妃和沈乔说道:“朕去去就来。”言罢,便随着太监向外走去。
来到一处偏僻的拐角,沈渊挥了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刹那间,隐杀如同鬼魅一般从房檐上轻轻跃下,单膝跪地,向沈渊行礼。
“陛下,臣已查到那徐巧的身世。她乃是上一任户部侍郎之女,昔日在长阳也曾小有名气。后来因为户部侍郎犯罪,全家被发放到钰门关充军。
臣还探查到,她此前与三殿下沈丘陵在文学方面曾有过一些交集,至于其他详情,臣等还在进一步探查之中。”
隐杀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在这寂静的拐角处显得格外清晰。
沈渊静静地听着,眼神深邃而平静,仿若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待隐杀说完,他微微抬起手,轻轻挥了挥,示意隐杀退下。
他的目光缓缓望向远处,脑海中浮现出三皇子沈丘陵的面容。
心中暗自思忖:“四弟好像曾提及,周桐与那徐巧甚是恩爱,那首《青玉案·元夕》好似便是因她而作。这周桐,倒是越发让人捉摸不透了。”
他站在那里,久久未动,仿若在思考着什么。
沈渊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那笑容中似藏着无尽的思量与盘算。随后,他转身快步朝着御书房走去,脚步匆匆,衣袂随风飘动。
踏入御书房,沈渊径直走向那宽大的书案,亲自提起御笔,神情专注而又透着威严。他挥毫泼墨,写下一道道旨意:“玉门关此次守军,临危不惧,坚守阵地,守出了我大顺之气势,于艰难困境之中有力地消耗金兵,为后续之围困战略立下了不可磨灭之汗马功劳。朕心甚慰,特此嘉奖。着令周桐、欧阳羽等相关将领即刻进京领赏,不得有误。”字迹刚劲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天子的权威与决断。
写罢,沈渊将圣旨递给一旁的侍从,郑重吩咐道:“此旨八百里加急送往玉泉山,务必尽快送达。”侍从双手接过圣旨,高声应诺,旋即匆匆退出御书房,前去安排加急递送之事。
沈渊伫立在窗口。周.......桐,欧阳羽,朕倒是越来越好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