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慧眼识珠
微微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6章 慧眼识珠,我的身份曝光后,出轨前妻跪求复婚,微微雨,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精妙是人物眉眼:老翁银须根根可辨,童子发髻上的丝带随风扬起,连烹茶炉中跃动的火苗都雕出了动态。
“这竹雕工艺当真精妙,颇有几分明人遗风。”朱成金扶了扶金丝眼镜,话说得滴水不漏。
方涛嘴角微微抽动。堂堂省博馆长竟用“好看”评价竹刻珍品,活像夸青花瓷瓶图案喜庆。
余光扫过在场众人,果然个个面露难色,既不敢拂了赵老面子,又实在夸不到点子上。
“去年在潘家园淘的玩意儿。”赵卓然把玩着紫砂壶,壶嘴腾起袅袅茶烟,“贩子说是嘉定三朱的手艺,我看这竹根雕得有趣,权当个案头清供。”
满室寂静中有人轻咳:“不如请王老掌眼?”这话引得众人连声附和。谁不知那竹筒雕工虽精,但嘉定竹派传世之作皆有款识,这无根无源的物件要论价,可比估乾隆官窑还烫手。
暗红色灯光下,竹筒表面流转着蜜蜡般的光泽。
方涛注意到筒底有道极细的横向裂纹,那正是百年老竹自然收缩形成的“开片纹”,作伪者万万仿不来的岁月痕迹。
众人不约而同地将这个棘手难题抛给了王兴源。虽然清楚在场众人的心思,这位声名显赫的鉴宝专家还是接过了赵如玉递来的竹刻笔筒。
他扶正金丝眼镜,用专业强光手电一寸寸扫过器物表面,指尖轻轻摩挲着竹节纹路。
赵卓然不自觉地攥紧了紫檀拐杖,目光紧锁在王兴源微蹙的眉头上。
事实上,关于这件藏品的来历他撒了谎,三个月前在古玩市场,那个操着西北口音的摊主信誓旦旦说这是前朝皇帝的御用之物,他一时昏头花了八万八千八买下。
等清醒过来折返寻找,摊主早已消失在人海。
“您看出什么门道了吗?”朱成金急不可耐地打破沉默。
王兴源将笔筒倒转观察底款,沉吟道:“竹料选的是百年湘妃竹,阴刻刀法确有前朝宫廷造办处的风骨,特别是这七贤图的面部开相……”
他忽然停顿,掏出手机翻找资料,“史载德宗皇帝确实命人打造过类似物件,但……”
众人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赵卓然喉结滚动,故作轻松道:“不过是地摊上随手收来的玩意儿,王大师不必顾忌。”但发白的指节暴露了他的紧张。
“自凤城那两件误判后,我确实不敢妄下结论。”王兴源苦笑着摘下眼镜擦拭,“不过今日有方先生在,或许能解此谜。”
“哪位方先生?”赵卓然环视全场。只见角落站起个穿靛青唐装的年轻人,笑吟吟拱手:“赵老可还记得上月拍卖会上,您家传的龙凤玉坠?”
满室哗然中,年轻人掏出手机亮出交易凭证。赵卓然瞳孔骤缩,那枚被神秘买家以天价拍走的古玉,此刻正挂在对方腰间。
古董市场的老玩家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前阵子凤城拍卖会那个天价玉坠,竟是被这小年轻拿下的?”
“赵家祖传的翡翠挂件不是估值平平?这后生怎会出手这般阔绰?”
“王老总挂在嘴边的高人,看来真有两把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